校园英语杂志社 > 优秀论文 >

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探究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突出优势,同时分析了利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具体原则,并探讨了在任务型教学法的前期阶段、实施阶段和后期阶段应当掌握的教学策略,试图给课堂语法教学些许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周倩倩(1995.10-),女,浙江江山人,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在读。
  一、引言
  英语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表现在许多英语教师选择利用语法规则和语法模式,通过翻译法和演绎法实施语法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难以激发学生对英语语法的学习热情,更容易让学生对语法知识学习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同时也难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是指教师引导学习者使用所学语言来完成来自现实世界的特定任务,从而达到交际目的(Nunan,2004),它以学习者完成的一系列任务为中心。具体来说,一项任务要求学习者进行有意义的协商和自然交流。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可能用于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例如发出指示、进行对话、写信等(Richards & Rodgers,2005)。任务型教学法将语言教学和生活實际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法能力和口头表达水平。而在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语法能力,同样需要遵守一定的教学原则与策略。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语法教学中的优势
  1. 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中,简单而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且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任务型教学法相较于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其突出特点在于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帮助学生增强对语法知识的学习热情(丰玉芳,唐晓岩,2004:36)。在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定独特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用简单交流的方式学习和巩固语法基础知识,这有助于减轻学生对于英语语法知识的畏难和抵触情绪,增强英语语法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 提高学生的语法学习能力。教师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实施英语语法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法学习能力。一方面,教师利用任务型学习法通过组织小组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增强学习互动与交流,帮助学生总结所学语法知识,树立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教师可以将所要讲授的语法知识以小组任务的形式提出,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和学习,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热情和潜力。另一方面,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实施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实践和交流能力。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独特的语言环境、布置短期任务等方式,鼓励学生在语言交流中学习和运用语法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法学习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3.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能够显著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初中英语教师想要熟练地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就必须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技能。这不仅要求教师必须对初中英语知识十分熟悉,同时还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制定合适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此外,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所遇到的教学问题和教学难点,都能够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长此以往就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符合教学需求的新型英语教学人才(郭红梅,2009:133)。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1.趣味性原则。相较于高中生,初中生对于形象、新鲜的事物更富有好奇心。这使得初中英语教师在实施英语语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学生的兴趣为抓手,通过巧妙的任务布置,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法学习中来。因此,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应当遵循趣味性原则,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趣味性任务或添加趣味性元素,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英语语法知识。以定语从句教学为例,笔者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积极利用多模态资源,让学生观看动画电影“The house of small cubes”的片段,学生欣赏完影片片段后,笔者选取影片中运用定语从句的台词来吸引学生学习相关语法知识,从而使课程在影片的欣赏中开始,也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英语语法知识。
  2.合作性原则。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共同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来制定和调整相应的教学任务和计划(何继明,2008:80)。以被动语态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设定相应的语境,设计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在准备过程中通过共同讨论和提醒来调整自身的句式,并将所学的语法知识在实际情境中加以应用,同时教师也应当提示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有关被动语态的语法知识。小组共同合作与讨论能够让学生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同时相互促进共同思考和学习,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认真观察不同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并记录和总结不同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和任务接受程度,从而在后续的任务设计和课程安排中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调整,帮助各小组成员营造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进而实现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巧妙应用。
  3.递进性原则。由于初中生掌握的英语语法知识相对有限,所以他们在接受新的语法知识后,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学习、理解和应用。因此,教师的课堂任务设计应当遵循递进性的原则,在课程设计和任务安排时应当实现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的递进式发展,从而避免学生过多过滥地学习英语语法知识。例如,在学习虚拟语气时,教师可以用有关环境保护的动画短片为课程开端,引导和鼓励学生用虚拟语气的语法结构来描述:“If I were an environmental volunteer, what would I do to protect our earth?”同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已掌握的语法知识和新学习的语法知识相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尽可能使用虚拟语气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完成课堂任务。而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讨论结果,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正和讲解,并对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从而完成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课堂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