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仍以教师讲授和学生听课为主,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较依赖教师,且自學能力较差。其次,由于教师过分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语言的实际应用,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哑巴英语的现象。最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相对单一,过分依靠多媒体技术和课件应用,缺少对知识的整合和教学创新。因此,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互联网的优势运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互联网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英语;互联网+;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赵丽君,甘肃省天水市第八中学。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兴起,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受到了冲击,广大一线教师应该主动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实现高中英语教学的变革。由于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辨别信息和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互联网资源。这个过程不但可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摸索形成个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风格,通过互联网资源不断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真正理解英语学习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需要发挥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将高中英语教学与互联网相结合,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一、“互联网+英语”教育模式的必然性
互联网的出现与应用对各行各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以及英语教学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互联网+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但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打破以往陈旧且单调的教学模式,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情景,让学生在情景模拟中不断提升实战能力,除此之外,学生、教师和家长都需要辩证地看待互联网。当下的高中生已经是网络的熟练使用者,尤其是在一些社交工具的使用上,学生更是得心应手,因此,教师需要主动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真正将学生放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在利用互联网资源或者网上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与学生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辨别良莠不齐的信息,引导他们在网上找到和筛选出适合自己阅读和学习的英语素材。
二、“互联网+英语”教育教学策略
1. 对导入环节进行优化。由于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因此在实际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在导入环节较为匆忙,大多数教师只是简单地开场就直奔主题,争分夺秒地讲述重点知识,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没有被调动,学习情境还没有被完全创设出来,就已经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大打折扣,因此教师需要利用互联网资源,借助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英语学习的乐趣。
以高中英语必修1 Unit 1 “Friendship”这一单元的主题讲解为例,由于这是高中英语教授的第一个单元,这个单元的导入不仅奠定了本单元的学习节奏,更对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导入这一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现单元主题,优化导入设计。例如,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先播放一段自己精心制作的视频,在视频中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包含以下主要内容:“brief introduction;what do I think about me;what do my friends think about me”。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自我评价,通过视频的方式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在一开始就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又在这个介绍中展现了本单元所需要学习的重点知识: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陈述句和疑问句。在播放完视频之后,教师发现学生脸上充满了笑容,显然已经逐渐进入英语学习状态,紧接着教师进一步发问“Do you have any good friend in this class”,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向大家讲述步入高中之后有没有交到一些好朋友。这个问题立刻就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学生纷纷大胆举手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将主题引到“friendship”上面,而课堂也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的学习状态十分高昂,一整节课下来,学生仍旧对导入部分的学习津津乐道。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呈现“最真实的自己”,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紧接着以学生为中心,将话语权交到学生手上,选择最贴近他们生活实际且有话可说的话题,大大激发了其英语学习的兴趣。
2. 对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懂得如何正确地将互联网资源与英语教学相结合,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则需要提升信息筛选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提前帮助学生整合网络资源,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个过程当中也需要慢慢引导学生逐步锻炼自学和进行资源整合的能力。
以必修二第一单元“cultural relics”为例,本单元重点知识是讲授限制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由于这个主题涉及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应思考怎样通过这一单元向学生教授语言知识,同时传递文化内涵。在实际教学前,教师可以在网上寻找一些和“culture relics”有关的图片,让学生对什么是文化遗产有基本的认识。其次,教师可以以具体的事件为例,如“圆明园文化遗址”,通过寻找资料,在学生现阶段能够接受的情况下,制作一小段英文视频,带领学生走进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当中,最后在评价环节教师要让学生形成个人的认识。因此,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去国外优秀网站,寻找一些如何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短视频和有关各国人民对文化遗产看法的短视频,帮助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整个课程网络资源的使用进行了整合和优化,使课堂成为有机的整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到学习难度和深度也是层层递进,因此并不会感到很困难。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在QQ群或微信群中,上传自己收集到课外学习资料或者将优秀图文链接给学生进行课外补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通过英语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