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英语杂志社 > 优秀论文 >

利用绘画读本教学提高四年级英语学困生学习水平的实践研究

作者:刘惠常 刘凤娇 冯秀英 张丽燕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如今的小学英语应该基于核心素养,践行现代教育理念,从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入手,不断丰富课程资源和内容,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并同时培养学生情感和文化意识。更为重要的是,小学英语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断缩小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由此,本课题研究利用英语绘画读本,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教学实践和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画读本;学困生
  【作者简介】刘惠常,广州市白云区良田第三小学;刘凤娇,广州市白云区良田第三小学;冯秀英,广州市白云区良田第三小学;张丽燕,广州市白云区竹料第一小学。
  英语绘画读本是一种有效的英语教学资源,其丰富多彩和形象生动的图画,符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思路。尤其是针对小学阶段的学困生,英语绘画读本是实现以人为本和全面育人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手段。
  一、英语绘画读本的特点分析
  教师通过分析英语绘画读本的特点,能够有效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并结合小学四年级学困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水平,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探究,以此生成有效的教学对策。
  1.鲜明的主题。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喜欢新鲜事物。尤其是对于学困生来说,一些学困生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分散注意力,实则是因为教学手段单一,很容易使他们感觉到学习的枯燥,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率。而绘画读本中的儿童画和生动形象的图片,能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绘画读本的主题和内容往往抓住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通过鲜明和容易理解的主题及内容,容易引发小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降低知识难度。
  2.精练的语言。小学英语绘画读本根据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动、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选择了精美的图文和精练的语言。由此,简洁的英文更能够吸引学生进入绘画故事中,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从而提升英语阅读的效率。
  3.拓展学生思维。绘画读本中有许多有趣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能够拓展小学生的想象空间,并且故事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由此,通过绘画读本开展英语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将教学生活化,还能够有效发散学生思维,升华其感情。
  二、四年级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剖析
  在课题研究中,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到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从而使得教学策略探索更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
  首先,从家庭原因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父母也是孩子的教师,因此父母所营造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具有直接的影响。一些学困生的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关心较少,使得学生在学习上也没有采取积极和重视的态度,逐渐进入学困生队伍中。
  其次,从小学生个人角度进行原因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四年级小学生处于迷茫的阶段,缺乏具体和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这类学生没有意识到英语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一遇到复杂和困难的学习部分,总是采取逃避的行为。在应用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没有寻找到融会贯通的方法,导致逐渐与班级“落伍”,成绩的下降进一步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逐渐成为“学困生”。另一方面,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也是学困生的一大难题。不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导致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效率低,只是机械地进行“死记硬背”,逐渐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走向英语学习低谷。
  最后,从教师教学角度出发,英语教师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四年级的小学生喜欢模仿教师,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而一些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随着新课程发展进行转变,陈旧的教学方式打压了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所以从教学角度出发,开展实践和研究来提升四年级英语学困生的学习水平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三、巧用绘画读本提升学困生英语学习水平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要学好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输入和输出引导。因此,小学英语教学需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既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习到英语知识,又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应用。课题研究通过绘画读本进行教学构建,结合四年级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困难成因,探索和总结出有效的教学对策,以此提升学困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推动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1.基于绘本内容巧设问题。学困生在英语阅读中,常常难以把握文章的整体,同时忽略了对文本的思考和问题总结。在绘画读本教学中,教师通过巧设问题,既能够让学生把握内容,大概,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困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引导他们深入思考,,逐渐养成正确和良好的英语阅读学习习惯。
  以《跟上兔子》绘本中“The Best Christmas Present”为例,在课题研究中,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突出了文本的重点,引导学生把握文本整体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让学生根据绘本的图画,提出问题,首先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 what is the best Christmas present?”从而有效激发了學生的阅读积极性,很好地将学困生带入课堂学习氛围中。在绘本教学导入环节,教师继续进行提问: “What is the  function of Christmas present?”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分析。
  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猜测,充分培养了学困生的阅读技巧,从而助力他们寻找有效的学习方式,奠定阅读和写作基础。在导入环节的问题中,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有效提升了英语思维能力。
  2.巧用绘本插图,降低学习难度。对于学困生来说,适当降低英语学习难度,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避免打压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循序渐进的提升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绘画读本的一大特点则为其中的趣味插图,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效利用起插图,降低英语学习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