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英语杂志社 > 优秀论文 >

翻译生态环境视角下金融英语新闻的汉译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金融英语新闻的汉译至关重要,其应用范围比较广。生态翻译视角的环境下对金融英语有重要的要求,需要从生态翻译学的“翻译生态环境”视角入手,及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了解翻译形式的具体要求,对汉译形式有一定的了解,满足金融英语新闻汉译的发展趋势。在本次研究中将以金融英语新闻的翻译生态环境为基准,结合实际情况,对具体的汉译形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翻译生态环境 金融英语新闻 汉译形式 
  近些年来我国金融体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由于干预因素比较多,在新闻汉译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利用相关信息,有选择性的对信息进行翻译。生态环境主要是由涉及到的文本及文化环境组成的,要根据精神和物质的结合体,及时对整个翻译过程进行分析,最终确定控制机制的要求。在金融英语新闻的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类型比较特殊,要确定翻译基础,及时对生态环境进行分析,最终确定控制内容。 
  一、金融英语新闻的翻译生态环境分析 
  根据翻译活动的要求,涉及到影响因素比较多,需要从语言和非语言环境入手,确定有效的控制结构。 
  1.语言环境。语言环境的形式比较复杂,在后续控制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为了减少影响因素的消极影响,需要精确具体的控制形式。小语言环境以语境为主,在后续分析和控制阶段涉及到金融英语新闻(包括源语和译入语)的一般性分析,要对控制结构进行解析,例如在Iceland’s economymelted in the autumn of 2008.中,原词的意思是无法理解的,在后续控制阶段必须对语言环境进行分析,使其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此外要重视语境翻译的重要性,发挥控制体系的最大化作用。 
  2.非语言环境。非语言环境表达的内容更为丰富,在后续控制过程中,要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入手,了解影响因素并对语言范畴进行分析。译者和译文在所处的环境比较特殊,根据外部环境的要求,必须对自然因素、语言环境及社会政治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最终确定有效的审核形式。外界环境的影响机制比较多,由于不同领域的翻译活动都适合语言形式存在一定的联系,在控制过程中要满足语言转换的基本要求,确定最佳预防机制。非语言环境的干扰因素比较多,在特定领域下,会存在很多不同之处,要对翻译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制定有效的控制形式。 
  二、金融英语新闻的汉译形式分析 
  在生态环境的情境下,不同的规划形式和控制结构存在必然的联系,由于金融英语的翻译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和实用性,必须明确控制结构,最终满足汉译结构的要求。以下将对金融英语新闻的汉译形式进行分析。 
  1.提升译者能力。译者的自身素质对语言环境有重要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要求译者掌握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技巧,了解语境。同时译者要了解翻译的目的,不能直接对原文信息和结构进行翻译,要紧靠金融知识,根据金融新闻转换形式的要求,对其进行合理的翻译。此外语言环境的应用过程比较复杂,包括金融事件、问题形成条件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掌握必要的知识之外,必须对金融服务形式有全面的理解,在现有控制基础下,及时对控制特点和汉译形式进行分析。例如“fiscal cliff”——“财政悬崖”是一个经济术语,它由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最初使用,被用来形容时间节点,译者必须准确掌握翻译的动态信息,明确关键点,及时对其进行分析,最终确定合理的翻译形式。 
  2.确定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基于译者动作的特殊性,在翻译过程中,涉及到适应和选择的过程,要及时对新闻内容进行分析,出了具备常规性翻译动作之外,必须以影响因素为基准,了解金融英语新闻生态环境的特殊性。例如在:In some cases the MNC retains a minority of interest while in others thehost country owns 100 percent and MNC only performs managerial and supervisory functions for a period of time中,表明了金融英语最显著的特点,根据学术形式的要求,必须减少认知障碍。host country和interest是比较熟悉的单词,在应用过程中要根据语言环境,灵活应用。金融环境的干预形式比较多,,包括语言—转码—翻译等,由于行业形式比较特殊,需要提前对金融知识、金融术语及行业规范引起重视,明确具体的控制标准。译者要对英语新闻的特点进行解析,明确规范形式的具体要求。 
  3.调整变化机制。译文和译者所处的环境是一致的,为了对翻译范畴进行有效的分析,需要重视汉译形式的整体化应用,并确定金融环境、文化形式及干预机制。由于金融行业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在控制阶段,需要考虑到译文的国家,从我国的政治制度、金融形式入手,对规划形式有一定的了解,最终确定变化形式。此外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对所处的时代、政策及制度形式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出现越界或者控制结构不合理的情况。汉语的表达形式趋于多样性,在控制机制调整和干预阶段,必须对各类新闻的定义有所了解,涉及到特殊内容时,必须以规定章程为基础,适应汉译结构的要求。 
  三、结束语 
  生态翻译形式本身比较复杂,在整个干预过程中要及时对译者中心和控制结构进行了解,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明确生态环境的整体要求,此外控制系统本身比较复杂。由于成员的联系比较明显,必须对干预因素进行控制,掌握新闻汉译的特殊要求。同时语言的种类比较多,在界定阶段,要提供客观有效的信息,明确主要因素,对译文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吴月萍.苏岐英.从翻译生态环境视角浅析金融英语新闻的汉译[J].台州学院学报.2013,12(01):99-102. 
  [2]胡青.张美玉.简宏宇.王国华.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英语政治新闻汉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10(04):91-93. 
  [3]李中强.新媒体背景下的汉语新闻英译研究——以《中国日报》手机报为例[D].海外国语大学.2012.02(05):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