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英语杂志社 > 优秀论文 >

英汉新闻标题的词汇经济性对比研究

【摘要】本文从词汇方面探讨英汉新闻标题的语言经济的形式。本文以英汉报刊中的新闻标题为研究对象,以语言的“经济原则”为指导,根据语言经济性不同的表现手段进行归类和对比分析,我们力图掌握英语和汉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经济性的规律。 
  【关键词】经济性 英语新闻标题 汉语新闻标题 
  一、引言 
  新闻是一种应用文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频率最高的文体之一。新闻标题是新闻语言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随着文体学的发展,英语新闻标题的研究也比较成熟。但是,此类研究总是倾向于整体的文体特征,对某项文体特征的专项研究较少,对英汉语文体特征的对比研究也不多。本文打算侧重于新闻标题的重要的文体特征——语言的经济性,结合语言的“经济原则”,探讨英语和汉语新闻标题中的词汇表现手段并进行对比分析。 
  二、语言的经济性 
  Grice (1975:48)提出的“合作原则”包含了四个准则,其中的“量准则”规定了人们说话时应该提供的信息量: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交际的现时目的)所需求的详尽程度,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要求的更详尽。也就是说,话语量必须恰到好处。 
  英国语言学家Leech(1983:177)在《语用学原则》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原则” (Economy Principle)。经济原则指的是在所传送的信息内容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减缩文本,并因此减少听者和言者在编码、解码时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使言语交际变得快捷而轻松流畅。简言之就是在不引起歧义的前提下尽量用较少的语句或词或音节表达意义。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语言的经济原则以保证完成语言交际功能为前提,同时对言语活动中力量的消耗做出合乎经济要求的安排,它符合人类在语言运用中实现最优化的认知规律。对于新闻的读者来说,新闻标题的简洁可以节省读者阅读的时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新闻标题的简洁可以节省版面的空间,从而容纳更多的有效信息。 
  三、分析 
  1.英语标题。 
  (1)缩略词。英语缩略词分为截短词(Clipped Word)、首字母缩略词(Initialism)和首字母拼音词(Acronym)。 
  1)截短词。通过“截头去尾”的方法将一些常用的名词、形容词等截除一个或几个音节。由于这类截短的原词一般为常用词已经变得相对固定,成为英语词汇中约定俗成的一部分,所以虽经截短,读者仍能一看便知原来的拼写。即使作者有时采用一些读者不大熟悉的截短词,读者也可以在正文中找到其原形。 
  截短词可以通过这样几种方式形成: 
  ①截去词的后面部分(或者稍有变化)。如:expo=exposition,champ=champion; 
  ②截去前面部分。如:chute=parachute,van=caravan; 
  2)首字母缩略词。用各个词开首字母缩合而成,保留原字母读音。这种变异形式用几个大写字母代替几个单词,既节省了版面,又使版面编排错落有致,格外醒目。 
  3)首字母拼音词。同首字母缩略词一样,用各个词开首字母组成,组成后的缩略词不再按原字母本音读音,而是根据英语的读音规则拼读成一个新的发音。主要有以下几类:组织机构等专有名称,如: PLO=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IOC=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美国)国家宇航局] 
  常见事物的名称,如: DJI=Dow-Jones Index(道·琼斯指数)、ABM=anti-ballistic missile(反弹道导弹)、SALT=Strategic arms limitation talks(限制战略武器会谈)、SGMT=Greenwich Mean Time(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2.小词 (Midget words)。小词多是短小、词义广的单音节词或双音节词,而非多音节词。在新闻英语中被称为“万能同义词”(synonyms of all work)。在新闻标题中,常以盎格鲁一撒克逊单音节词代替长词和大词。字形短小的简单词生动、灵活,增加新闻报道的简洁性和可读性。有些词汇反复出现,成为标题标题中的独特词汇,一般文章极少使用或根本不用。如表示“破坏”或“损坏”一词意义的动词,标题一般不用damage,而用一些较之简短的动词:hit,harm,hurt,ruin或wreck等;表示“爆炸”之类的动词意义时,一般不用“explode”,而用blast,crash,ram或smash等词。又如,aim一词往往用来代替purpose,design,object,intention等词语。 
  3.口语词。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语新闻作品中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口语体,这主要是因为口头语比书面语通俗平易,在一定程度上能唤起读者的“亲切感”。另外,口语通常比书面语简短。这一趋势在英语新闻标题中得到了体现。如:E-commerce Takes Off (The Economist,May.15,2004) 
  4.生造词。在标题中有时会出现一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而成的新词,构成复合词由于这类复合词最先在新闻媒介上频频出现,故新闻英语学者称之为“新闻生造词”。如:blacketeer=black+marketer(黑市商人);politburo=political+bureau(政治局);Euromart=European+Common+Market(欧洲共同市场)。 
  2.汉语标题。 
  (1)缩略词。汉语的新闻标题和英语一样,缩略语形式比比皆是。汉语标题里的缩略词中一部分是英语词汇里的缩略词,已经为大众所熟知。出现的比较多的有:SARS、WTO、GDP、NBA、OPEC、BBS等;一部分是用汉语拼音字母的简缩式来表示,如:HSK(汉语水平考试)、PSC(普通话水平测试)、GB(国标)、HB(环保)、RMB(人民币)以及铁路列车代码中的T(特快);汉语里也有很多自己的缩略词,如“政协”、“入世”、“安理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