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校学生英语基础十分薄弱,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而教学效果却不理想。为改变这种状况,本人参与了两年来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在分析“三情”的基础上,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目标,通过“三结合五大情景对话”模块的实践,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三结合是指校本课程开发与当地的旅游文化相结合、与校本教材编写相结合、与学生实践活动相结合。“五大情景对话”模式是指,充分利用我校地处塘栖旅游胜地的优势,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为目的,将当地旅游资源相关的词汇融入到五大情景对话模块中—迎接客人模块、景点讲解模块、点餐模块、酒店服务模块、送别客人模块。实践证明,运用校本教材教学,降低了学生的记忆难度,提高教学有效性,并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无论是学生的基本英语素养还是学生的英语学习体验都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英语 校本课程 实践探究 我校位于塘栖镇,杭州城北古运河畔,,小镇素有“江南佳丽地”之美称,为“中国枇杷之乡”。塘栖镇既有浓厚的古镇文化,又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既有民俗特色的谷仓博物馆,又有众多的学生教育实践基地。随着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一年四季游客不断,如每年举办的枇杷节,约要接待50多万各地来的游客,其中不乏许多外国游客,导致旅游讲解人员的缺乏,龙其是英语讲解人员更加稀缺。如何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让我校的教学工作更加适合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学生在轻松、快乐学习,实践并服务于当地的旅游市场,这对校本课程开发显得十分重要,龙其是中职旅游英语的校本课程开发。 一、校本课程开发基本条件分析 1.校情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我校地处塘栖镇南大门,是一所农村中职学校,拥有现代化教学设施,针对旅游专业建立了四个实训基地:“一山一水一园一馆”实训基地——超山景区实训基地、水北风情街实训基地、塘栖枇杷园实训基地、谷仓博物馆实训基地。这为旅游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先天独厚的实践机会,也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场所,做到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又反馈到课堂教学中,开发出适合学生感兴趣、适用性好的校本课程。 2.师情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我校英语教师年龄均在35到45之间,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年富力强、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激情与思想等特点,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经常感到很困惑,课堂效率难以提高,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思想压力较大,急需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在学校大力支持下,英语教师的积极参与下,二年前,成立了英语校本课程领导小组,英语教师各自分工,又相互协作,经常带领学生深入四大实训基础,了解情况,收集第一手资料,并把塘栖的节庆活动、旅游资源和古镇文化等词汇渗透到校本课程中,并设计成五大场景对话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作用。 3.学情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体。我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周边的农村地区,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运用不够灵活,有待于在实践中加强。而旅游专业班级以女生居多,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个性差异较明显,大多数人对于现在的英语教材很不适应,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学生职业场景中英语应用能力相当低下,实际运用效果差强人意。这就要从学生需求出发,以学生的参与为实体运用,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发出适合学生实情,能在实际中加与运用的校本课程,加快学生的成长。 二、以市场为需求、学生专业发展为导向,制定校本课程目标 中职英语课程改革是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为中职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即要提高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的习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要提高学生基本的英语素养,帮助中职学生学习专业英语,以解决日后在他们就业时,所遇到专业上常见的专业英语困难。因此,我校开发英语校本课程的目标是: 1.结合当地旅游文化,指导学生了解塘栖浓厚的旅游文化底蕴,探索塘栖文化的历史习俗、风土人情、现今发展。 2.结合校本教材,把塘栖的景点、特色小吃、住、行等编写成五大情景对话模块,使同学们在实践对话中加深理解,加深记忆,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开口说话能力。 3.结合学生实践活动,引导旅游专业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语言,培养技能,积极实践,提高语言综合应用的能力。 4.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从学生学习态度、参与积极性以及在导游实践中的能力体现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考核,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 三、以突出地方特色,好学、操作简单,确定开发校本课程原则 开发校本课程应该从实用性、实际性出发,把握好三个结合:与当地的古镇、旅游文化相结合、与校本教材编写相结合、与学生实践活动相结合。 1.从学校实际出发原则。 2.提高学生语言对话能力原则。 3.可操作性原则。 4.实践性原则。 四、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 1.因地制宜,充实校本教材内容。塘栖古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丰富。在明、清时曾被誉于“江南十大名镇”之首。悠远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的运河文化形成塘栖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对于旅游专业来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开发旅游英语校本课程的有利条件。 英语组老师群策群力,积极参与编写工作、分工合作,经历一年多时间的资料收集,根据不同的版块进行图片挑选、文字描述、英文翻译,并请专家进行审稿,精心编排。依据目标性、实用性等原则,编写出《塘栖旅游》校本教材,其内容有印象塘栖、广济桥、塘栖水北风情特色街、八字桥、乾隆御碑、塘栖谷仓博物馆、塘栖美食等中英文介绍。 2.因事制宜,灵活使用教材。《塘栖旅游》校本教材,里面是以每处景点为章节进行篇式介绍为主,涉及大量的句型及生词,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对于其中涉及的生词,老师专门进行教授,以便同学们掌握单词发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