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英语杂志社 > 优秀论文 >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所带来的困惑与思考

【摘要】本文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困惑作了分析,同时思考了一些形成的原因和如何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师教学热情,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创新型英语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困惑 
  一、引言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而英语作为高职院校教育学生必修的人文素养课程之一,英语课程带有浓厚的职业性,它的主要任务是就业前的职业准备教育,所以高职院校英语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交际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整个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面临着困惑:我们的学生学习英语兴趣高否?我们学生英语学习态度主动否?我们教师教学热情高否?我们教师教学幸福否?本文将从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与教师英语教学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思考,提出消除英语教学困惑的几点建议,从而实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目标。 
  二、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与教师教学的困惑 
  1.学生学习的困惑 
  (1)英语基础薄弱、英语兴趣不高、自身缺乏内驱力。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层次复杂,与录入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较,高职院校是普通高校招生的最后一个层次,统招生的成绩明显低得多,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尤其是英语学科,学习兴趣不浓厚,缺乏英语学习热情,学习困难较大,学生缺乏内驱力,英语学习积极性较差。 
  (2)英语学习思维被动、英语学习方法单一、学习策略滞后。进入高职院校后,大部分学生还停留在中学的学习状态中,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不能立即适应,认为职业院校就是学一门技术,只要掌握好专业课,毕业就能有好工作,人文素养基础课程属于“副科”范畴,从而导致英语学习态度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上,英语学习也是为了拿到必修课的学分或只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课外时间基本不再过目,学习方法单一、学习策略滞后。 
  2.教师教学的困惑 
  (1)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条件有限。教学手段和教学条件在很大程度决定了一个院校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高职院校的教学硬件设施、电化教学手段首当其充就是为专业课与实训课服务,至于基础课英语教学,依然采取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说明我们的基础课的教学条件有限、教学手段还是很落后。 
  (2)基础课程教师不够受重视、教学水平缺少提升机会。业课程、专业教师是高职院校的主角,基础课程、基础教师是高职院校配角。高职院校重视专业课轻视基础课现象严重,在课程设置上基础课程压缩再压缩,这种重视度将减少基础课教师职业热情,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在整个高职院校师资提升过程中,专业课程教师占据明显优势,基础课教师提升自我的机会较少,这种提升机会直接影响基础课教师的教学观念,从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得不到很好的更新,教学思维的定势给英语教学也带来一定的障碍。 
  (3)师资力量缺乏影响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院校的社会影响力和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虽然高职院校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但主要是专业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基础课英语教师主要以外聘兼职教师为主,从而导致英语师资队伍的不稳定,无法保证英语教学的延续性,增加了教学管理难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三、如何消除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上的困惑 
  1.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源动力。学生是课堂教学上的参与者,是课堂上的主体,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目的、生活目的和就业动机,设计英语教学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有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自主学习意识。 
  2.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从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从传统静态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信息化动态的教学方法。优化基础课教师教学手段,从而提高基础课程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彻底改变一只粉笔、一本教材、一位教师的传统、静态的教学模式。 
  3.重视基础课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教学热情。一方面是师资的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职业热情。另一方面是减少教师的流动性,引进更多优秀的英语教师,给予人文和物质上的关怀,从而激发教师教学热情,降低教师流动性,让英语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要求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中脱离出来;另一方面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树立主动参与和学习意识。通过学生的自身努力、教师的教学改革、学校的配套措施,大家共同努力,高职院校所面临的英语教学困惑一定会得到扭转:学生的英语兴趣得到激发,英语实用技能得到改进,教师教学教学热情得到的提高,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创新型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汤冬冬.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