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作为国际间的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这是一种来自生活的语言,同时也为生活中所用,并且要求运用者能够灵活的运用各种适合不同场合的语言。初中英语教学的生活化则是指的将英语教学活动置身于现实生活的大背景之下,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为一个生活主体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在学习中学会更好地生活,在生活中不忘学习知识。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语言以及教学方式、课外环境等方面着手分析初中英语教学的生活化问题。 【关键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教学语言的生活化 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提出过“生活即教育”,这个观点强调了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到“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而不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教学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了教育,但是从效力上说教育则要通过实践生活才能最终发挥出来自己的力量从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自然,如何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去更新教学内容将生活溶于初中英语教学之中,成为当代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积极地探索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新途径成为当前教学的首要。 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结合我国当前英语教育的现状来看,局面并不乐观。即使经济发展迅速的现在,在很多农村地区,英语教育都明显落后,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现厌学、难学等问题。这类问题绝不仅仅存在于农村地区。这些摆在我国当前多数英语教育者面前,,使得做好英语教学的“生活化成为”当前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所谓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就是指的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着眼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理论知识,并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将学科课程变为学生认识生活的一种体验,将学生的生活与英语知识结合起来。这种完美的结合正体现了学习“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特性,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打破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轴心,以理论知识为基点的学习方式,向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此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进程,家长充当着一种重要的角色,家是学生最为熟悉、最多接触的地方,因而家庭成员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将家庭生活内容结合到英语教学当中,比如在学习家庭成员的称呼时就可以让学生画出家庭成员的家谱树进行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一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家庭外,学校也是学生待得最久的地方,因而,将学校生活的内容融于英语学习中,也能够大大的提升教学的效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学习课程科目名称时就可以让学生讨论最喜欢的科目等等。 二、教学语言的生活化 语言的生活化,顾名思义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某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通俗易懂的但又不失哲理性的语言进行教学。语言的重要作用,本文不再作重点强调,但它作为教学手段同时又是教学内容的特点还是要进行点明。教学语言越贴近生活,学生就越是容易理解,语言作为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要展示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思想,一旦它脱离了现实、脱离了实践就无法传递情感、不富有生命力、表现力了。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运用日常语言将一些学生本来难以记住的语法和单词编成朗朗上口的口诀,这种节奏性和新鲜感都会使得学生学起来更有兴趣、更加容易掌握知识。具体举一个例子,比如说:be动词的用法,许多老师就已经将它变成了口诀“be有am,is,are,我用am,你用are,你们,我们,他们后接are,is连着他,她,它。”这样无形之中就将be动词的用法都汇编在了一起,而且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学生就可以记住、掌握了。 三、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前文我们说到了教学内容、教学语言的生活化。除此之外,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也可以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所谓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创造丰富的生活情景去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加强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使得学生能够将英语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加以运用、创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让生活实践走进课堂。具体的实施策略有:1.运用简笔画、图片、实物、动作等巧设情景。这样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得学生运用自己本身所掌握的实践技巧加深对英语知识的印象。2.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符合生活经验的活动或游戏。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要懂得将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藏在毫无拘束的轻松氛围中,比如说:运用猜谜语的方式,使得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下学会新的知识、进入一种乐于接受新知识的良好状态。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当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关键任务就是要做好英语教学的“生活化”。然而,要将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完美的结合起来或者说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下,仍然需要学生、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为学生创造出一种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运用学生所爱好的话题、活动将所学的知识交流传递一种真实的生活信息,这些方法都很好的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只有不断实施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避免初中英语教学脱离实践,最终圆满的完成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方明著.陶行知教育名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