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英语杂志社 > 优秀论文 >

谈小学英语教学中语音能力的培养

【摘要】英语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门新语言,而学习这门新语言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学习:语音、语法和词汇。语音简单来说就是学生的发音、口语,语法是是在语言学习之后书写句子时需要注意的顺序和成分,而词汇则是学生学习一门语言的积累。语音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语音的最终表达。但是就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来说,教师尚未重视小学英语的教学,小学的英语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本文就根据小学的英语教学现状来探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语音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语音能力 培养。 
  语音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因为小学生只有将最基本的语音学习掌握好了才能进一步学习英语,学习英语语法和词汇。而作为一名有经验的小学英语教师,我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肤浅的见解。 
  一、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教师教学的一个关键。作为英语初学者的小学生来说,兴趣无疑是最好的切口,因为小学生的年龄毕竟还太小,没有那么大的自觉性,对于不感兴趣的事物肯定不乐意接受。就比如说电视剧和动画片,小学生趋向于喜欢看动画片,而成人则喜欢看电视剧。这就是小学生与成人的兴趣和理解力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采用分组合作组单词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将英语中的26个字母做成卡片分发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自己熟悉的单词,但是学生的单词组合一定要是按顺序的,就比如说“Yes”这个单词,那么就要“Y”、“E”和“S”三个同学进行组合,三位同学按自己认为的单词顺序排列,如果学生排列的单词顺序是“YSE”,那么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再思考一番,因为这是一个不存在的单词,是错误的,只有学生的排列顺序是“YES”才是正确的。只有组合的又对又快的同学可以获得奖励,或口头的或物质的奖励都可以。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教学,既能活跃课堂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循序渐进的教学 
  从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容上来说,学生是先学习26个英语字母,再到简单的单词,再到句子、简短的对话,再到文章。这个过程是一步一步来完成的,循序渐进,正如饭要一口一口吃,不可能一下吃成一个胖子。而学习也要一步一步来,不能一蹴而就。在学习语音的时候也是一样的,语音的学习中有两点体现了循序渐进:第一是音节的学习。从字母的发音到单词的发音再到句子的发音。字母的发音也就是音节,每个字母都有自己的音节,但是字母组合在一起又可能有些变化,单词再组合成句子读音又会有所变化。第二是语感的学习。语感这种东西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它不像音节和词汇那样死记硬背就可以了的,它是通过学生日常的积累,多读多念,将自己的情感发挥到朗读当中,才能达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效果。语感是靠学生的自我感受和体验慢慢积累下来的,不可能一下就有的,教师也只能在日常教学中逐渐的指导学生找到培养语感的方式。通常教师会采用英语儿歌来训练学生的语感,简单且容易上口的儿歌可以培养学生教好的语感。 
  三、多样化的语音教学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太小,自制力有限。教师在课堂上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第一:模仿教学。虽然小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还不够好,但是好在小学生的模仿能力都超强的。模仿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是随着感知进行再现或尝试的过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发音,是靠模仿来形成反应的,这种最初的反应必须经过多次的重复才能巩固。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要在学生面前多读多念了,而通过对教师发音的模仿,既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也能提高学生的感知进而培养语感。第二:游戏教学。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的开展是离不开游戏教学模式的,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做课堂主人的意识和信心,让大家在游戏的过程中就学到了应当掌握的知识。如在进行单词汇总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记住“P”的发音,教师可以集合一些P开头的单词组合成一个绕口令“A pink pencil is in a purple pencil case”。借用绕口令的教学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记忆是很不错的一种方法。这种借助游戏的方式来开展日常的教学工作,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与此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学习意识。 
  四、结语 
  在小学阶段,英语的学习还只是一个开始,而英语的口语学习必须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让学生养成习惯,认为每天学习英语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尺度,做到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为以后英语的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孟宪忠.英语语音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刘炜.绕口令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01):55-62. 
  [3]孙艳.衡水市小学英语教师英语语音培训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1(04):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