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切相关。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对英语语言的学习起着巨大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圣经文化对英语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对语言学习这两方面的影响,结合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入圣经文化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可行的教授途径。 【关键词】圣经文化 英语教学 必要性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反应文化,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语言就要学习承载在这种语言中的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价值和价值观念等等。但是在我们今天的高中英语教学中,似乎都还陷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里,我们上课所教给学生的语音、词汇、句法、语用和语法,都只是语言本身,并没有涉及到语言文化的教学。虽然我们都认可该在教学中进行文化的导入,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因为有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却往往没有实施。更多的时候,英语的教与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文化导入几乎被视而不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文化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在高中课程目标的总体描述中,六级的培养目标是能体会交际中所使用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背景,七级的培养目标是能理解较集中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八级的培养目标是能了解较集中的文化内涵和背景,对异国文化能采取尊重和包含的态度。这些都为高中英语文化教学指明了方向。 一、圣经文化的影响 圣经文化对西方国家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是基督教文化的支柱。然而它不仅仅是一部宗教经典,更是一部百科全书,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民俗,日常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在美元背面印着“ In God We Trust”.英国的国歌是 “God Save The Queen”。每个星期天,因为宗教信仰的关系,很多英美人士会去教堂 go to church.这个词组里的church 前面不加冠词,因为church 已经不是单纯地指“教堂”这个地方了,而是代表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圣经文化甚至对西方的宪政都有重要影响。《圣经》记载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违背上帝的命令而被逐出伊甸园,从此人类便有了原罪。原罪意识说明了每个人都有罪,没有一个人生下来就是完人。哪怕是最伟大的人,他依旧带有人性本原的罪恶。因此,治理国家的办法也不再是通过寻找所谓的“贤君良将”来实现,而是托于制度和法律。这正是一种从“人治”到“法治”(“rule of law”而非“rule by law”即法制)的巨大进步。 二、圣经文化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 1.英语习语典故。英语中有许多的习语来自圣经,如果不了解这些习语背后的典故,纯粹从字面上看,常常会对我们的理解产生误导。如有这样一个句子:That joke you told is as old as Adam,but I still think it’s very funny.如果不知道这句话中的Adam,也就无从了解 as old as Adam 这个习语的意思,更谈不上对这句话的理解了。Adam是圣经里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Adam is the symbol of being old,obsolete and primitive(“亚当”寓意“陈旧的,古老的”).“ the writing on the wall” 这个习语来自于圣经中的一个故事。据《圣经·旧约》中的《但以理书》第五章记载,古巴比伦王攻占了耶路撒冷,耶城陷落,许多犹太人被带到巴比伦,先知但以理也在其中。有一次国王Belshazar(伯沙撒)在宫殿里设宴纵饮时,忽然看到一个神秘的手指在王宫墙上写看不懂的文字,大惊失色,但无人能解。后来,国王叫来了Daniel(但以理)才搞明白,墙上的字表示“因为国王在上帝面前自高,巴比伦将要灭亡,伯沙撒要被杀”。如预言所示,伯沙撒当夜被杀,新国王由玛代人继任。因此,“the writing on the wall” 就表示 “不祥之兆” 的意思。 2.圣经文化对英语谚语的影响。谚语是由一些短小精炼的民间智慧语句组成。英语中的很多谚语,都来自于圣经。如:Pride goes before fall.骄傲在败坏以先。 3.圣经文化对英语文学的影响。圣经不仅对英语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题材,而且圣经语言的文学性是不容忽视的。英语文学中几乎每一位作家都受过圣经文化的熏陶,许多英美文学作品直接从圣经里汲取题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在众多著名作家的文化作品中,到处都有圣经的身影。莎士比亚的创作与圣经密不可分。仁慈、宽恕和博爱是莎士比亚戏剧竭力表现的主题,而这也正是基督教经典《圣经》中所要表达的精神。圣经中处处都有这一精神的体现。如圣经《加拉太书》中所说:“The entire law is summed up in a single command: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因为全律法都包含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博爱、宽容、仁慈、忠诚这一主题。莎翁的其他作品也处处有圣经影响的痕迹。莎士比亚的每一出戏引用圣经的平均数是十四次。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英国创造了莎士比亚,但圣经创造了英国。”由此可见圣经对于文学作品的影响之深。其他的作家的作品,如拜伦的戏剧《该隐》就取自于圣经《创世纪》,弥尔顿的《失乐园》 《复乐园》,《力士参孙》均取材于圣经。 三、关于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入圣经文化的建议 正因为圣经文化对于英语世界以及英语语言学习有着如此巨大深远以及无所不在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文化的教学要给予充分的重视。而教师作为这一行为的实施者,首先要有这一方面的文化意识。以下是本人结合在平时教学中的实践和思考,提出的几点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