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訾美玲
【摘要】本文主要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从“一带一路”的背景出发,首先说明了当代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现状,然后从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详细论述,旨在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培养更多高水平跨文化交际人才。
【关键词】一带一路;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培养方法
【作者简介】訾美玲,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前言
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我国急需培养一批外語和交际能力强,有国际化和全球视野的人才来参与“一带一路”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等国际事务,因此对高水平外语人才的需求较为急迫。目前我国高校的外语教育还存在严重的语种单一化倾向,在对外语语种设置上仍缺少具体规划,对外语人才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欠缺等问题。
一、“一带一路”概述
“一带一路”的英文名称为The Belt and Road,缩写为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战略依靠的是中国与沿线相关国家已存在的双多边机制,同时利用已建立起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大旗,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包括经济融合、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等利益共同体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本文研究的是“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育,以英语为例,经过调查和研究发现,虽然英语已在中国受到大力推行和教育普及,是中国最重视的一门外语,但是国家和高校对高水平英语人才的培养依然跟不上实际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时,我国要顺应国际化发展大趋势,培养更多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高水平英语人才,加强我国外语能力的建设,使我国能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和掌握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以英语教学为主的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要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往,对语言和文化适应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它是针对文化冲突而提出的,要在充分理解并掌握外国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的基础上,灵活处理文化交际中发生的矛盾和冲突等问题。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培养现状
文化植根于不同国家和社会生活中,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也从语言中体现出来,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因此学生在进行语言学习时,不能只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句法等基础的语言知识,还要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有一定深入了解,才能避免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时产生文化冲突。
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高校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会出现教师只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仍难以脱离应试教育的束缚,受到陈旧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耗费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词汇、语音和语法进行重点和海量的训练,对相关文化知识讲解较少甚至没有。学生在大学中进行英语学习时受到老师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堂上输入了大量纯语言知识,对文化知识缺乏了解,主要偏向学习词汇知识和掌握语法。
纯语言知识的掌握并不代表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熟练的英语应用和跨文化交际。因此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意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讲解和介绍一些文化内容,不要孤立地教授语言知识,要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历史、社会发展状况、政经文化等知识的了解,培养出不只懂语言还能进行语言应用,从事跨文化交际的英语人才。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法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不仅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崛起,同样也是强化民族自信自强的主要途径。在“一带一路”的大时代背景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要强化英语文化与本土文化两者的导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此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面向世界传播照中中国传统文化、本土文化。
1.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1)思维差异。不同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上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就中西民族思维方式而言,,在交际中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同时还影响着交际效果。就赞美而言,中国人习惯用否定回答,但外国人却乐于接受。
例如:You speak English very well(你的英语说得真好。)
中国人的回答则是:No, it’s not. (不,并不是)
外国人的回答是:Oh, yeah? thank you. (哦,是吗,谢谢您)
导致这一思维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人习惯谦虚,认为谦虚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美德。由于美国的文化比较开放,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比较乐于接受别人的赞美。就比如在交际中,外国人看到中国人的新围巾,就会赞美:“Your scarf is beautiful. (你的围巾真漂亮)”中国人会回答:“Yeah? I don’t think so. (是吗,我觉一般)”这样的回答会导致外国人产生困惑,甚至认为自己说错了话,以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及时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消除跨文化导致的失败交际现象,实现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2)语言差异。由于中西文化上的差异,导致在口语交际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其中语言差异是最为直观也是最为根本上的差异。就民族与国家而言,语言是沟通的重要工具,虽说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但由于历史、文化上的差异,在语言表达上也有一些区别。中西两国在习俗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性,比如,西方比较习惯吃肉,包括:Beef Fry(牛肉)、Chicken(鸡肉)、(Mutton(羊肉),每餐都会吃水果,餐前都要和啤酒。中国人的主食一般是一个米饭+菜,主要饮料为tea(茶)。正是由于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在交际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比如,中国的日常问候为:“你吃饭了吗?”/“中午准备吃什么?”,这样的问候方式在西方看来是要请客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