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活动单导学模式是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实践性较强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整合课本知识、编制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活动单为基点,主张学生在活动单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交流、总结提升等一系列活动,这对解决西藏大学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语言运用能力不强等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也是推广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改革 活动单导学 早在2004年,教育部高教司就要求大学英语课改要实现课堂“以学生为中心”,201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守仁教授在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究讨论会及第四届全国大学英语院长高级论坛纪实会议中再次指出,,大学英语改革的目标就是把大学英语课程发展成为学生真心喜欢、受益终身的课程,并强调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应更加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法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实践性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活动单导学介绍 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引出了自主学习这一概念,随后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始对自主学习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逐渐发现自主学习作为对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模式的改革,它强调教育的任务是实现由给学生传递知识过渡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高校教学中大学教师需要承担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金立贤、武尊民,2004).基于此种认识下,不少专家学者加强了对"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探讨,"活动单导学”便是基于此种理论下诞生的一种实践性较强的课堂教学模式。“活动单导学”最早由江苏省如皋市金盛中学提出,并在随后的实践中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实践性较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即:活动是课堂的灵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课标”为纲领,以课本为案例,以学生为主体而设计课堂活动方案。“活动单导学”下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认为自主学习是展开课堂活动的前提,因此它要求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活动单作为学生活动及课堂流程的操作指南,其设计力求内容丰富多样、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多数情况下活动单产生于教师的集体备课,在整合知识及降低坡度的基础上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教学流程遵从活动单的设计与安排,活动单导学下的课堂教学崇尚以课堂活动为切入点,主张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有序的“活动”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其中探求真知,体验乐趣。 二、活动单导学在西藏大学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为了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西藏大学在旧有的教学方法上提出了英语分级教学法。即根据学生的英语高考成绩分高班、中班、低班进行授课。不同级别的班级使用不同的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学生英语水平差距大而造成的教学困难。但不少学生反映现在使用的教材与生活脱轨,实践性较弱,难以满足学生稳固知识、增强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需要。多年来西藏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总体上以教师讲解为主,辅之以少量的简易课堂活动。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夯实学生的基础,但也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当前相对机械陈旧的以对话和问答形式为主的课堂活动难以激发学生学生兴趣,且由于少数民族的心里特性,此种活动的开展模式下,参与者大多局限于少数成绩相对较好的汉族学生,学生整体参与度低。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西藏大学大学英语教师与学生比例严重失衡。自2003年以来,师生比例高达1:271,课堂管理难度大、教师教学任务艰巨。以上问题直接导致了西藏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成果不明显、达到《课程要求》一般要求的人数偏少、大学英语补考率久高不下等问题。从现有文献看,国内学者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领域的研究多集中于综述研究和应用分析,缺少实践案例。对于如何在西部民族地区开展符合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的大学英语合作学习及个性化学习更是缺乏研究。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害羞、不愿开口等民族特性,曾有学者认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及以强化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模式更符合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特色。因此针对西藏大学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并结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笔者认为改变目前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活动单导学”这一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较高要求、能为学生提供所需的练习英语口语、听力等实际运用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西藏大学大学英语教学中更为实用。活动单导学在西藏大学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优势主要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势互补、合理分组降低课堂管理难度。相比于现阶段西藏大学大学英语主张的“个体单独学习”法,活动单导学模式提倡分组合作学习,根据优势互补原理将学生分为实力相当的若干小组。即综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及英语口语、听力等实际应用能力,将学生划分为个性互补、英语技能各有所长的若干小组,以确保组内活动氛围的营造并实现集中力量、博采众长。小组作为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小组长承担着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这不仅降低了教师对大班的管理难度,也解决了学生存在感不足,经常旷课的问题。 2.课堂活动为主、自主学习能力兼顾。活动单导学模式认为"活动”是课堂的精髓,针对现存的教师讲解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该模式有利于将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学、讨论、展示的机会。进而弱化教师作用,使其从“领导者”转变为“引导者”,真正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彰显学生的个性特征。当然,课堂活动的展开并非“易事”,它建立在学生课前对课堂需学知识的充分预习上,也就是说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发挥着不可估摸的作用,若缺少了课前自主学习这一章节,学生便会在课堂上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这一举措对西藏大学大学英语学习者过度依赖教师讲解、尚未建立起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有着较为深刻的意义。为了跟上课堂节奏,学生势必要进行课前自主学习,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促进课堂活动的更好开展,切实实现“学生中心课堂”的构建。活动单导学模式强调课堂活动,主张学生在活动中习得知识,但它区别于盲目通过课堂活动以片面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手段。在强调学生活动的同时,在活动过后它也注重教师的引导及讲评,这样就避免了片面追求“学生中心课堂”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与此同时,分组、讨论学习并展示的过程,也无形中为学生提供了交流机会与练习口语的环境,这就有效避免了现有教学活动过于机械,难以适应教改要求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