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妍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成为各国之间实现信息传播与数据资源共享的重要语言工具,学习英语且把握扎实的英语综合性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性要求。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成果有待提高,尽管教育专家、学者对于英语教学工作研究投入巨大时间与精力,可是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质量方面,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略显不足。基于此,结合动机理论知识,研究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调控策略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动机;高职院校;英语;调控方法
【作者简介】王妍(1978·08- ),女,满族,辽宁海城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英语教学教法,英美文学。
动机是指驱使个体的一种动因和能量,例如个体的意图或者是心理冲动等。介于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与影响,动机不再简单的视为某种内驱力的真实反映,也转化成行为信念、思想乃至情感,可以说动机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而学生学习动机的焕发,有利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养成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如今,学界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研究比较浅,对学生动机的焕发很少提出可行性、建设性意见。对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将学生学习动机的焕发与调控视为己任,经过不断的摸索、创新,开拓出新的天地。
一、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分析
英语学习动机是指表现出对英语知识的求知欲与渴望欲,其可促进学生自主参与英语学习活动。通常英语学习动机可分成内在与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学生本身就对英语知识有着浓厚兴趣,比如一些学生对英语语法比较感兴趣,有的学生对英语单词感兴趣,共同点就是学生英语学习时能够了解与把握更多的语言文化,对与英语有关的学习活动有着强烈兴趣,因此内在动机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成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外在动机是指受环境的影响参与英语学习活动。例如,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学习,为满足教师要求而学习,为不甘于落后而学习等,而这些外在刺激是存在时限的,相比于内在动机,外在动机缺乏持久性。
基于此,怎样引导、焕发学生英语学习内外动机,为动机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是广大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值得研究的话题。
二、当下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1.学生英语基础差,缺乏自我认识。当前,高职院校生源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英语基础差。高职院校大多学生的英语底子是薄弱的,对于单词数量、单词的词义也是把握不足,更谈不上英语发音、口语能力。此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并不高,参与度也大打折扣,一些学生对英语课感觉到恐惧,害怕不能应对教师提问,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抗拒心理,对一切与英语有关的活动失去兴趣。同时英语学习中,学生生缺乏自我认识,认为自己学不好英语知识,抱着一颗得过且过的学习态度,甚至干脆放弃英语,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动机。
2.学生学习方式不当,缺乏自控能力。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英语课程知识时没有目标,很少对人生发展进行科学、合理规划。面对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热情不高,甚至旷课、早退等问题屡见不鲜。此外,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欠缺,对于英语知识学习缺乏热情与原则,而这也严重影响高职院校英语学生学习动机的焕发。基于高职学生学习角度分析,他们课前不预习,课堂中也不认真听讲,而且课后也不会复习,英语课堂气氛与环境十分不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出发英语学习动机。
3.英语教师能力有限,教学方式仍需优化。大多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配置数量与学生数量的比例不成正比,而高职院校生源的持续扩张,英语教师数量则更加匮乏。目前,科学研究工作与教学任务变得更加繁重,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方面的投入却略显不足,加之教学设备不完善,导致英语教学成果大打折扣。此外高职院校选择的英语教材也是以学生考试、考级为主,教师教学也是以词汇、语法以及翻译作为核心内容,选择的教学方法也存在滞后性,不利于焕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三、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方法
1.唤醒学生潜在学习动机。教学基本任务就是向学生讲解与传授知识,而这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渠道。英语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借助英语教学活动,培养与深化英语素养与英语能力。如果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内环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思维能力,引导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学生感知英语语言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拓展知识面,锻炼与强化学生英语语言理解能力,慢慢地学会如何对待客观世界,如何克服困难,懂得调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唤醒学生潜在学习动机。
2.培养学生英语兴趣。兴趣是人类认知与研究某一种事物的心理活动,是学生求知的动力,也是学习动机的活跃要素。基于此,培养学生英语兴趣的根本目的就是花唤醒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英语学习的乐趣。高职英语教师可诱导学生借助中英文化、语言对比,,加深学生跨文化意识,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比如,英国著名历史人物、民俗民风、文学作品以及自然景观灯资料,可以将其作为高职英语教学材料,以此吸引学生的目光与注意力,使其对英语学習产生兴趣。同时,基于教育心理学视角分析,新颖刺激能够吸引学生目光,而重复性材料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第一,高职英语教师的个人魅力有利于提升学生兴趣,比如温和的眼神、高亢声音、甜美的微笑以及诙谐的语言等,都能深深的感染着学生,将学生引入英语教学活动中。优秀的英语教师,走入课堂便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兴趣。第二,深挖英语教材内容实用价值,以满足高职学生的精神诉求。尽管高职院校英语教材中内容时固定不变的,而学生对于教材内的每一篇文章也不是都有兴趣,但是英语教师可以查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资源,增添课堂教学趣味性,这样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与广度,也能抓住学生目光,唤醒学习动机。第三,尽可能让学生体会成功带来的喜悦感,唤起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比如英语课堂提问过程中,对于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问题要选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而对于一些难度比较简答的问题选择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正确,那么教师就要一视同仁,都要予以肯定和表扬,让学生体会成就感。此时,受到教师肯定和鼓励的学生,英语学习情绪就会高涨,对英语知识也产生浓厚的兴趣,自主参与英语学习活动。此外,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普遍偏弱,因而英语教学时应该将内容予以分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样更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形成英语学习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