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英语杂志社 > 优秀论文 >

英语教学课前演示与训练的探索与效果

作者:梁晶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英语课堂不再只是“教师灌,学生听”,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主人。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口头表达能力较差,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缺乏兴趣,甚至还有畏难情绪。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从2014年起实行的“课前演示与训练”的探索,坚持每节课前约五分钟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英语内容的演示和听说读写训练,在此基础上,每学期在开展1次到2次的专项活动课,实践证明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课前演示;听说读写训练;增强学习主动性;效果良好
  【作者简介】梁晶晶,顺德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
  课前演示与训练,指的是上本节课内容前用五至六分钟,指导和组织学生直接参与有关英语内容的演示和听说读写的训练。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节课的开始,学生的兴奋点有时还停留在课外的活动中。能否把学生由“课外”引到“课内”,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科学地组织好课前几分钟,利用学生的无意识注意并调动他们的有意注意,便成了整节课的关键。课前五、六分钟虽然时间不长,但如果能充分利用,内容就可以很精彩,形式也可以很活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效果就会很好。
  一、趣味性、多样性的内容
  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英语知识水平和素养的不同,不同年级的学生训练的内容必有所不同。总的来说,在这一点上遵循的是以学生的兴趣和英语实际水平出发,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具体内容列表如下:
  二、生动活泼的实施形式
  1. Song singing & gap filling(唱歌曲,填歌詞)。按照学号轮流的方式,高一的同学每次通过自己制作的PPT向其他同学介绍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英文歌曲,歌词要求以简单为主,曲风要舒服自然,不能太疯狂,更不能充斥消极或低趣味。在PPT展示的第一页将这首歌的作者和创作背景用一两句英语复述出来,第二页开始将展示部分歌词,当中如有新单词要着重地在PPT上标出,有能力的同学甚至可以进行带读并做解释。最后环节为播放或者哼唱这部分歌词,并要求其他同学在歌词空缺的部分填上正确的单词。
  2. Dubbing voice & sharing feeling(趣配音,说感想)。经过了一年的锻炼和学习,步入高二的同学都对学校生活非常熟悉,各方面都渐入佳境,同学间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学们可以自由组成不超于三人的小组,以视频的方式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一段配音材料,视频长度不能超于三分钟,可以预先录好也可以现场表演。配音材料的选取可中文可英文,但必须是正面、积极、向上,杜绝一切不良影响。能力较高的同学甚至可以利用一切视频剪辑软件,创新地把原视频的字幕变成自己设想的台词,把这个作品变成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在视频展示之前,如材料中有新单词,要在课前先在黑板上写出来,并带读作解释。视频展示完毕后,要有一位代表发表感想,可从角色出发或者故事内容或者配音感受出发,,简洁地用不少于五个英语句子准确地表达出来。
  3. Culture introduction& giveaway (听外文化介绍,得奖
  品 )。高三的同学掌握的知识面较广,且思维也变得活跃,自然我的要求就更高了,但考虑到他们的复习时间紧张,考试负担重,我将这个活动的开展布置在高三的第一学期完成,而且也是以小组的形式来展示,但人员可以扩展到五位同学。在学期初,我便将30个英美文化知识供他们选择,每组只能选择1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通过PPT的形式展示出来。在展示的PPT中,他们必须明确指出各成员的主要任务,并由一名代表作英语演说。他们可以通过查找书籍或者网络找出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总时长为3分钟左右。因为时间有限,所以他们可以就这个话题的某一点进行阐述即可,例如万圣节的一个习俗“Trick or treat”
  (不给糖就捣乱)。新单词也要照旧在PPT上着重标出,并带读作解释。在最后的2分钟内就刚才所讲的内容提出1-2个问题,其他同学若答对则可得到本小组准备的小礼物。
  三、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注重演示前辅导,确保活动顺利完成。开学初,我便将“课前五分钟演示”活动的具体要求在全班公布,务求每人都有事可做。但真正上台展示必须要预留至少一个月的时间让同学们做好充分准备。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作为活动的策划者,要想最终实现活动目的,达到预期效果,最主要的要完成以下几项演示前辅导工作:
  (1)歌曲的筛选,将过于喧闹或者涉及“黄赌毒”等负面能量的歌曲去掉。如果歌曲没问题,但出现重复,便要求另选一首。
  (2)视频的筛选,将视频长度过长或者涉及“青少年不宜”的视频去掉。如果视频没问题但重复了,另选一则。
  (3)外文化内容的修改,将内容描述不当、翻译不全面的部分作修改,同时将所有的语法错误圈出来,和学生一起探讨。
  (4)PPT设计修改,将图片过多、文字资料过少、画面混乱的PPT作修改,同时要求学生在上台前要先预演一次,并及时给出点评。
  2.注重演示后评价机制,注重激励性语言。我的要求是每一位上台演示的同学都必须尽量用英语表达(允许一或两处用中
  文),态度要自然大方,声音响亮,表达清楚,语言流畅,发音要基本准确。但总会有部分同学上台后表演不自然,语言吞吞吐吐,声音低如蚊虫,不尽人意。所以演示完毕后,我都会用几分钟的时间着重从语音、语调、表演等几方面点评同学们的表现,但以鼓励、表扬为主,坚持正面引导,客观提出问题和建议。
  除了老师的点评外,注入评价机制,把这项“课前五分钟演示”列入平时作业成绩当中也尤其必要。每次演示前,随机抽取5名同学,按照评分细则打出合理的分数,并结合老师的分数,把最高分、最低分去掉,算出平均分为他们这项作业的分数,占平时成绩的30%。如Song singing & gap filling(唱歌曲,填歌词)的评分细则列表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