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英语杂志社 > 优秀论文 >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

【摘要】英语有工具和人文双重属性。由于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英语课程的要求和定位、生源特点、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等决定有必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渗透。发挥教师自身的人文示范作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体现人文精神、深度挖掘教材人文内涵、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等都是有效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 英语教学 人文精神 渗透策略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也是社会上传递信息的工具。同时,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因此,语言兼有工具和人文的双重属性。英语语言也毫不例外。而人文精神是人类一种普遍的情怀,具体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对他人和社会的理解、尊重和认同、对自身发展的合理期待和乐观心态……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育人观来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重视英语语言的工具属性同时,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为学生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充分的精神文化准备。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必要性 
  1.由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所决定的。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了要对高职学生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教学全过程,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些规定都将素质放到了第一位。而学生素质的提高,有赖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深刻领会文件精神,积极践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有必要在具有人文属性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入人文精神。 
  2.由高职英语课程要求和定位所决定的。教育部所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规定:“高职英语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同时,高职英语课程要使学生掌握有效地学习方法与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跨文化交流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该规定明确了高职英语教学除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之外,还应该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策略、兴趣,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基础。这就要求高职英语教学中,在重视英语的工具性属性之余,也要适时有效地渗透人文精神,这样才符合课程教学要求的规定。同时,高职英语课是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和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公共必修课处于同等地位。这些课程的协同作用,构建了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人文精神成长的基本框架。 
  3.高职院校生源特点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及城乡结合区域,他们经历了高考的挫败,进校成绩较低。学生们普遍比较自卑,,学业发展不均衡,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自我管理能力较低,对未来的社会竞争感觉颇有压力而又比较迷茫无助。英语语言丰富的人文性能够使这些消极低迷的情绪得到改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充分渗透人文精神,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境界,开阔学生的视野,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对自身有比较乐观和合理的期待,对周边的人和物抱持比较包容的心态。比如,可运用英美名人成功故事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鼓励他们多探索、多思考,挫折和失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引导他们大胆尝试,积极进取。比如,在听力教学中,对电影Front of the Class中主角性格的分析,告诉学生Hope is a hard habit to break.It’s ok to be different.(希望是难以破灭的习惯。大胆做自己。)等等。 
  4.高职院校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在历经三年的高职院校的学习实践生涯之后,学生们会走向工作岗位,开始真正的社会生活。比起普通高校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等来说,高职毕业生并不具有学历上的优势。比起专业的技术工人,高职毕业生在实践经验上略显不足。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的加强,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各种压力扑面而来。高职毕业生未来的生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入足够的人文知识,能够使学生懂得生命的巨大价值,领略到态度决定一切的真谛,使他们学会辩证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在未来的生涯中学生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当遭遇失败和挫折时,敢于面对,善于总结分析,从失败和挫折中汲取成长因子。当品尝到成功的甘甜时也不会骄傲迷失,始终保持宠辱不惊的平和心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学习理念。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策略 
  1.充分发挥高职英语教师自身的人文示范作用。自古以来社会各界都充分认识到了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更是强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更有英美大家说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当老师意味着当创造的见证人,他目睹新生命的开始。)作为高职英语教师,要意识到自身的形象和魅力对学生的影响之大。比如,学贯中西,含英咀华的老师;热爱生活,乐观开朗的老师;风趣幽默,亦师亦友的老师;严格要求自己,思想观念与时俱进的老师等等,这些积极正面的教师形象都会默默地影响着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平等友善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理解并尊重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把学生和自己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上,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与学生积极探讨疑难问题,帮助学生破解学习生活上的困境,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高职英语教师要意识到自己社会身份的重要性,严于律己,用自身的形象和魅力为学生的人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