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互联网时代》的解说词里有这么一句:“互联网时代,所有的你都让我变得坚强,所有的我都让你变得更加坚强。”当今网络时代,互联网已经融入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它的到来也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既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又能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师生的交流范围,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但网络利用不好,给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倚靠百度搜寻答案的,沉湎于网络而荒废学业的,为上网而离家出走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互联网这把“双刃剑”面前,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步伐,在班级管理中积极运用网络,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成为网络环境下学生灵魂塑造的领跑者。 一、转变观念,提高网络驾驭能力 互联网时代,班主任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树立网络教育观,跟上时代进步的发展步伐,全面提高自身驾驭电脑、运用网络的综合素质。首先要认识到网络教育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新领域,班主任必须从传统模式的框子里走出来,不断探索、积极创新,重点要加强三个方面的学习:(1)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关于网络时代学生教育管理的先进理论,把班级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到实践中;(2)学习信息技术,尽可能熟练乃至精通网络及信息技术,摒弃那种信息技术学习是学生的事,老师可以事不关己的陈旧观念,成为学生学网、用网的行家里手;(3)学习专业知识,利用互联网神速快捷的特点、洞察学生思想发展的新动态,掌握做好班级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 二、努力创新,增强网络利用能力 班主任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借助虚拟空间,促进青少年的学业及个性培养。2011年以来,我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先后建立过“快乐的七·二”“永远的八·二”“齐心协力”等班级群,通过群发作业、群发通知、群发温馨提示等提高班级管理速度。还在群里建立班级活动相册,展现班级工作的正能量;还可以在班群里跟学生聊天谈心、探讨问题,在答疑解惑中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或者创建班级网页,搭建与家长沟通的平台。在公告栏里发布学生的活动信息、作业信息、成绩公布等。一方面可以让家长通过班级网页了解学生的情况,参与班级管理,指导家长正确把握孩子上网的时间,有效控制孩子上网;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家庭社会对班级工作的了解,促进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把握方向,发挥网络阵地作用 “网络”这个世纪婴儿,人们一直期盼它成为造福人类的天使。但是,它这把“双刃剑”一半是“天使”,另一半却是不折不扣的“魔鬼”。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健康成长问题早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心理、生理都没有完全成熟的初中生来说,他们很容易接收到网络上不良信息、负面言论的影响,有些学生因为接受过多不良内容而产生消极厌世、逃避现实社会的情绪;有些学生因为沉湎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因此班主任要学会当“网络警察”,及时掌握当前班级学生的最新动态,分析原因,把握方向,适时给学生正确引导。个别学生周末网游到深夜,完不成作业就找借口搪塞,当把他的聊天记录晒出来之后,顿时无言以对。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班会、班级宣传栏、班级网站进行热点宣传,例如夏季防溺水知识教育等,通过定期公布登陆学习名单,引导学生正确用网、文明上网。有些问题也可以通过微信实行家校互动,在双管齐下中解决问题。 四、平等交流,促进班级和谐文明 教师要善于使用QQ、微信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工具。发动学生加入班群,适时将学生互相加为好友,在QQ群或者微信上给予关注,从而通过网络加强师生交流,密切师生关系。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网络聊天工具,在网络上与学生沟通交流,随时了解到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掌握当前学生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念发布出来供学生评论掌握,与学生平等交流,帮助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消除班级管理的盲点,解除平时管理中所产生的一些矛盾或误解。例如《班级奖励细则》,遵循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先由班委会起早,然后放到群公告里给各小组讨论,提出修改意见,经过学生群策群力再进行完善定稿,这个讨论的过程其实就是督促学生投身学习的过程。 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手段、一种方式、一种工具,蕴含了丰富的道德内涵,拓展了班级德育工作的空间,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创造了便利条件,为班级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历史机遇,班主任必须坚持“一手抓引导,一手抓管理”的原则,在驾驭网络、利用网络中,大力发挥网络为班级服务的正能量,纠班风、铸班魂、激活力,在班集体中形成单项争第一,整体创一流的浓厚氛围,带动和促进青少年学生在文明上网,科学用网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李波.谈班主任管理艺术[J].现代教育,201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