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英语杂志社 > 优秀论文 >

汉语语段英译的长句转换

【摘要】汉语是意合(parataxis)型语言,英语是形合(hypotaxis)型语言,,汉语语段英译长句转换,意味着从意合向形合的转换。具有意合特征的汉语语段其意义关系是通过意义建立的,形态结构比较松散,翻译成英语长句后形态结构形态突显,结构严密,是化零为整的过程。作者通过实例,阐述化零为整几个步骤,包括信息的组织和布局,语义重心的确立和主干的构建,以此带动整体句子的完成。 
  【关键词】中介语 汉语语段 英语长句 
  一、导入 
  目前翻译界对英语长句汉译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总结出了顺译法、前置法、切分法、倒序(包括半倒序)法、拆译法、综合法等技巧和策略,但汉语语段英语的长句转换研究在我国尚未形成气候。由于目前学生在日常的英汉互译训练中没有给予汉语语段英语同等的重视,造成英语语段汉译和汉语语段英语能力发展不均衡,在汉语语段英语长句转换方面的偏差更为突出。英汉-汉英互译对翻译者英语和汉语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英语长句汉译要求翻译者必须具备相应的英语理解能力和汉语表达能力,那么汉语语段英语长句转换则要求翻译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汉语理解力和汉英转换的造句能力,这对英语基本功的要求是很高很全面的。目前英语长句汉译的研究成果并不能照搬到汉语语段英语的长句转换上,因此汉语语段英语长句转换的研究变得十分重要和必要。要成功实现汉语语段的英语长句转换,我们必须先了解汉英的句法特征和行文规律。 
  二、汉英的行文规律 
  沈家煊(1993)认为汉语比英语在更大程度上遵循时间顺序的象似原则。所谓象似,就是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有种必然联系,汉语词序基本上按照行为的时间先后排列: 
  例1: 他坐车来这儿。(He came by bus.) 
  例2:他来这儿坐车。(He came here to ride in a bus.) 
  吕叔湘(1982)则发现语段规律,指出汉语里“特多流水句,一个小句接一个小句,很多地方可断可连”。沈家煊揭示了汉语的句内规律,吕叔湘发现的是句际规律。汉语句内按时间顺序展开,汉语的句际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按时间或空间顺序展开,这里包括事件的自然顺序和过程,前因后果,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方向,从里到外,从大到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近到远的空间延伸,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从暗到明的逻辑推理,从边缘到核心,从背景到主题的行文思路。所以才有人把汉语比喻成自然的流水,方向既定,过程复杂,有时语句平静流淌,有时湍急飞扬,有时峰回路转,有时漩涡重重,句子之间靠“意”建立连接,每个小句代表一个“意”,意与意之间的语义连接全凭读者的直觉和经验,这种语言特征也被称为意合特征。 
  与汉语相比,英语词序也有一定程度的时间象似性,但微不足道,英语更重视行为的核心,如上面例子,came为核心,主干(SVO)为先,行为方式(by bus),行为目的(to ride in a bus)等等各种状语结构放置在后。在英语长句中,时间顺序像似性几乎完全被打破,英语除了对词性、时态语态、句子结构、衔接词等各种形态手段要求很严格外,英语长句常把最重要的带有主题功能的信息放在主干上,其它信息在主干之后或主干之外,依据结构制约各自归位,形成了包括主干、定语、状语、同位语,插入语等等在内的复杂结构。 
  例3:This is the cat that killed the rat that ate the cake that was placed in the house that was built by Jack last year after the old house was burned down by his son,who played fireworks,which caused fire,when there was no other nearby. 
  英语的右展式特征取决于名词动词的“分蘖”和“衍生”规律,任何一个名词都有可能在其后“分蘖”出限定结构,包括短语和从句,任何一个动词的后面都有可能“衍生”出状语结构,包括短语和从句,而名词和动词是分蘖和衍生的节点。在上面的例子中,“that killed the rat”的分蘖节点是“cat”,后面的几个节点分别为:rat,cake,house,his son,firework”,它们后面都分蘖出新的从句,而状语结构“when there was no other nearby” 挂靠的事件是“who played fireworks,which caused fire”,状语“last year after the old house was burned down by his son”挂靠的是“hat was built by Jack”,根据就近原则,状语要尽量靠近自己所限制的部分。英语这种对形态(包括词性和结构)严重依赖的特征被语言学界成为形合特征。 
  因此,汉译英实际上是从意合向形合转化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对常见的英语长句模式的了解,为汉译英结构的布局和信息的组织提供参考思路。 
  三、常见的英语长句模式 
  在进行汉语语段英语长句转换之前,我们先提供一些长见的英语长句类型,作为翻译的句型模板,方便学习者根据原文信息,尽快构建长句框架。另外,从这些句子的结构,我们也能看出英语突出的形合特征:结构承载意义,结构决定意义的布局和走向。 
  1.偏正复句型。偏正复句形包含着转折、比较、条件、假设、递进、因果、目的、让步等等语句,句子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可以承载很大的信息量,使得句子比较长,但两部分信息并非同等地位。偏正复句,顾名思义,就是指复句各分句之间有偏句正句之分,正句即为语义重心之所在。在英语偏正复句中,一般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但也有时候正句在前,偏句在后。能够做偏句的除了各种从句,还可以是名词词组,分词词组,介词词组,甚至独立主格结构。下面句子中的划线是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