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英语杂志社 > 优秀论文 >

目的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探究字幕翻译的特点,从目的论翻译理论角度研究字幕翻译策略问题。中西方在语言文化、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译者往往需要“背叛”原文,做到真正的高层次上的“忠实”。为了达到让外语读者理解中国文化的目的,对原文的进行创造性翻译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关键词】目的论 电影字幕 翻译策略《东邪西毒》 
  一、引言 
  国产影片翻译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国影视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对字幕翻译进行研究。功能派翻译理论认为字幕翻译是有目的的行为。根据功能派“目的论”的观点,在字幕翻译中,翻译行为发起者——导演的意图和目标文本接受者的期待决定了字幕翻译的目的。译者依据导演的目的和译入语观众对影片的期待,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本文用王家卫的电影《东邪西毒》字幕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他的电影台词富有哲理、独具特色,该电影又有着很大的国际影响,其外文字幕功不可没。 
  二、字幕翻译的特点及难点 
  电影字幕的翻译是建立在原语文本基础上,为译入语观众提供信息,以便受众理解电影内容,达到交流的目的。 
  1.字幕翻译的目的在于帮助观众理解和欣赏电影。由于字幕具有即时性,因而字幕翻译必须充分考虑画面停留时间及观众的阅读速度,从而达到字幕闪现的同时被观众读懂。同时,字幕长短有限,字幕翻译尽量保持长度一致的限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交流。 
  2.字幕翻译应关注译入语观众的心理接受程度。不管译者采用何种翻译策略,都要高度关注观众的心理特征,尤其是涉及到电影中与文化相关的翻译。电影原文中可能涉及许多具有浓厚语言文化色彩的表达,由于不用语言文化上的空缺和不可替代性,大大增加了电影字幕翻译的难度。例如,《东邪西毒》中讲到“醉生梦死”,涉及到文化内涵,这就要求译者在处理此类文化词时,要考虑译入语观众的接受程度,化繁为简。该影片的译者考略到译入语观众不熟悉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在翻译时采用了拼音加诠释的方法。 
  3.字幕翻译的译文应与电影风格保持一致。电影前后字幕一致,风格统一,因而字幕翻译译文要和电影风格保持一致。如,《东邪西毒》翻译为ashes of time,时间的灰烬,才更是王家卫想要表达的主题。影片中,弥漫颓废凄绝气息的画面,一成不变的旁白,给人一种空洞、茫然的感觉,影片围绕爱情、生死展开,似乎是有意抹去时间的概念,但每一个人的回忆和现实却离不开时间,可以说时间制造了一切,最终却又毁灭了一切。若将“东邪西毒”直译,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译入语观众将难以理解译文。 
  三、翻译目的论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1.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20世纪70年代德国出现了从交际角度出发的功能主义翻译分析方法,,其中杰出的理论家维米尔的“目的论”至关重要,对于电影字幕的翻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的论”中有三个重要的法则,即目的规则、连贯规则、忠实规则。“连贯规则”规定了译文跟译文接受者之间的关联,即“译文必须可解释为跟译文接受者的处境具有连贯性”(Reiss & Vermeer,1984:113),“忠实规则”规定了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关系,译文应尽可能地去接近原文的本质,但同时目的论也颠覆了原文在翻译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把翻译的中心放在了译文导向上,同时赋予译者更多的权利和更大的自由。维米尔认为忠实规则从属于连贯规则,同时二者又从属于“目的论规则”。 
  2.目的论给我们的启示。目的论中的“连贯规则”指的是译文在译入语文化及交际情景中应该有意义,强调译入语文化以及交际情景。电影译文对于译文接受者来说必须是相关的,符合观众的处境和知识水平。“忠实规则”指的是译文对原文的“忠实”,译文应尽可能地去接近原文的本质,但同时目的论也颠覆了原文在翻译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把翻译的中心放在了译文导向上,同时赋予译者更多的权利和更大的自由。 
  目的论与传统翻译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关注翻译过程中文本的目的。目的论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对等,而是强调在实现期望的基础上选择翻译策略。也就是说译者可以在目的论的基础上,灵活选择具体的翻译策略,从而使译文能够帮助译入语观众理解电影内容,达到翻译发起者(通常为导演)想要的效果。 
  四、电影台词目的论与电影字幕英译 
  根据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需要考虑译入语接受者和客户的需要。对于字幕翻译而言,发起人(多为导演)的目的决定了译者将采取的翻译策略,而发起人的目的是基于译入语观众(外国观众)的期望。 
  1.导演目的及译入语观众期待。一部影片的风格和主题是由导演决定的,并且决定着向观众传达的信息。导演对电影的解读对于翻译至关重要,因而电影字幕的翻译应符合导演的目的。王家卫导演的目标不仅是取得国外电影市场的票房,更是把中国武侠文化传播出去。 
  译入语观众最大的期待是译入语具有诉求功能,产生与原文观众相同的感受。同时,电影字幕意在辅助观众理解电影,所以应力求简洁易懂,不占用观众过多的注意力。 
  2.原语和译入语文本的分析。明确导演的目的和译入语观众的期待对于字幕翻译是不够的,译者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还需要对原文本进行分析,分析其语言特点,从而确定有效的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翻译目的。 
  该字幕原文的功能更侧重表情,而这部电影的字幕特色在于使用了大量的旁白,借用旁白把零散的片段串连起来。从这些旁白中,我们可以看出影片人物的内心以及传达的电影主旨。例如电影的开篇台词,欧阳修的一段内心独白(旁白的一种),“很多年之后,我有个绰号叫做西毒。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做嫉妒。我不会介意其他人怎么看我,我只不过不想别人比我更开心”。“很多年之后”,是以倒叙的方式展开故事,属于现在将来时的修辞手法,具有魔幻色彩。另外,译者应注意这段内心独白反映了欧阳锋内心的孤傲与失意,这为整部影片定下了一种孤独寂寥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