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英语杂志社 > 优秀论文 >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教学带来了新的形式,在“互联网+”教育时代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对新知资源的获取。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是现代技术教育重要组成,也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现状、“互联网+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并提出完善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英语 教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育,还给人类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汇了,不过,自2012年“互联网+”被提出后,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一概念。而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又被提出,意味着中国传统业态将通过互联网实现连接和重构,传统行业将因为互联网而获得再一次发展的机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中国教育正进入一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伟大变革中。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当我们延续了数百年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渐被改革的同时,如何通过“互联网+”让教育真正“辐射”到每一个学生,成为现代教育人的新使命。 
  高职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和教育学生必要的、通用的、核心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任务,为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如何在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中提高质量,更有效的促进学生在职业技能方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和改革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二、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现状 
  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和变迁,先后形成过数十种教学模式,目前被普遍使用的讲解(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运用(production) 3P 教学模式看似是新模式,但是从它设计的活动看仍然是从支持教学的角度出发,而较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学生缺乏在实践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从根本上说,它还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时代,丰富的网络资源严重地冲击着传统的公共英语教学模式,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经开始出现弊端。 
  根据国内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三类:第一类是课堂讲授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的主体是教师,整个教学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很少参与其中;第二种是相互交流模式。最典型的做法是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始至终用外语进行相互言语交流活动,课堂教学以学生之间的 pair-work 或group-work 为主的语言实践活动,其中常见的形式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课堂辩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它的主要特点是:所有参与者都必须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整个活动必须是相互交流式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将被淡化,教师只起着组织者和协作者的作用;第三类是折中模式。它的特点是只适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班级规模确实过大(多则在 100 人以上);在某种程度上课堂讲授的形式仍被保留;其理论假设是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语言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在课外进行。 
  三、“互联网+课堂”新型教学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校园开始流行幻灯片教学,这是教育史上的重大变革。PC普及、智能手机普及、移动互联网普及,这些要素把整个世界推向全民互联网时代,今天的课堂教学便可借助个人智能设备来实现教学组织的多样化、教学媒介的多样化,互联网把教师、学生、教学过程连接在一起。而“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带来的一系列变革促进了教学思想的创新,可以说,“互联网+课堂”己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力。这种变革使得高职英语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瓦解,具有新生力和先进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已经出现。 
  新的教学模式超越了以往的传统模式,它构建了以信息技术支撑的教学平台,改变了以往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机械学习的陈旧模式,新模式的出现使英语学科的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而将“互联网+”运用于高职英语教学,可以给学生创设出更加具体生动的语言环境。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模拟真实的现实生活场景,创设出一定的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的语言环境,激发学习者练习英语的潜能,促进学习者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公共英语课堂学习中去,从根本上提高公共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对策 
  回顾一下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现状,我们会发现高职英语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的问题,许多教师仍沿袭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一堂课中教师讲课时间能占到70%甚至90%,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处于一种比较被动的状况,成为语言知识的消极接受者,缺乏师生互动,缺乏实践的空间,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很少,因而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出现了收效甚微的教学局面。不少学生学了几年英语毕业时,竟不敢开口用英语交谈。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我们知道,英语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它是一门实践课,学生的语言技能是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的,英语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为了实现高职英语培养学生“实用的语言应用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改革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很有必要,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加强对高职学生英语基本语言知识与技能、全面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培养,已成为新形势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任务型教学和自主学习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通过文献查阅,笔者发现任务型教学和自主学习在教学理念上有共同点,二者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二者在教学模式上也有相似之处。因此,笔者尝试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引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希望能够改变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方法匮乏,自主学习能力差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