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英语听说技能薄弱,缺乏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本文针对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低下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学前英语 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Abstract】The student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re poor in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nd they are lack of ability of using English.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pre-school English teacher training and gives suggestions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teacher training in the English education. 【Key words】pre-school English; English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一、引言 幼儿英语教育是针对学龄前儿童,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的前提下展开的外语教育活动,以培养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学前专业的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多重的专业知识结构,既要有丰富的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英语语言知识,尤其要具备幼儿英语教学的组织、实施与课堂管理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训练学生的英语职业技能,学生对英语学而不用和学而不会的结果使之对英语产生厌烦和恐惧心理。因此,学前英语教学要从教材、教法、学法、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英语能力运用能力低下的教学结果。 二、存在的问题 学前英语教学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听说技能薄弱;对英语缺乏兴趣和信心;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 1.教师的问题 (1)重知识轻技能,职业技能训练不足。教师往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顾及教学进度,无法顾及学生是否学到知识、能力是否有所提高。职业技能训练不足,造成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运用能力脱节。 (2)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幼师技能欠缺。英语教师缺乏对幼师专业知识的了解,课堂讲解偏英语,轻技能。教学模式多采用基础英语讲授法,学生缺乏实践,造成职业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不足的现状。 (3)课堂管理是难点,师生配合成难题。英语课堂教学秩序管理成了课堂教学重点。教师管得严,学生不配合;教师管得松,学生乱得老师讲不成课。课堂上,师生容易陷入对立局面。 2.学生的问题 (1)认识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自己将来也许不教英语,学了也没用。大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无法判断英语在将来就业升学和职称评定中重要作用。 (2)缺乏学习动机,学习英语没兴趣。学生学习英语很随意,想听就听,不想学就放弃。他们不在乎学习成绩,在英语学习中更缺乏探究和创新意识。 (3)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学生认为他们在中学没学好英语,现在更学不好也没必要学。对英语学习不能持之以恒,没有信心去表达,不敢开口讲,总怕出错。 3.评价机制的问题 (1)考试形式单一,反馈出课堂形式的单一。学校采取类似中学的应试英语考试模式,体现不出职业英语以技能培养为首的教学目标。 (2)考风考纪情况:学生不会做题,造成作弊成风或交白卷的现象。 三、英语教学现状 1.生源问题。英语基础薄弱,英语学困生众多。 2.教与学的困惑。学生上课听不懂,教师讲不下去,课堂成“半放羊”状态。 3.教学效果。学和用脱节,知识和能力转化困难。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通过对学前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问题: 1.确定教学目标。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是:理论够用,实用为主。对于学前英语学生来说,首先,要了解幼儿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其次,要了解幼儿习得二语的基本理论;第三,要掌握幼儿英语教学内容;第四,学习幼儿英语教学法和幼儿英语教学评价方法。其中,把英语发音、听说能力和幼儿英语教学法作为重点能力培养。 2.教师把握好教材。选用专业的学前英语教材,根据学生基础进行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整合。教师讲课要分清应试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区别,教给学生能学会的和能用得上的知识,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下练习让学生懂得如何使用英语。 3.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能体现职业教育学、练结合的特点,课堂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达到1:1的比例。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职业需求而选择。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课堂设计,利用情景教学法、TPR、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法、游戏法等结合小组互助学习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4.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幼师生活泼好动,表现力强,她们善于模仿和表演。教师应该发挥幼师生的优点,精心设计教学,尽可能多的创造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 (1)让学生参与讲课,在做中学。鼓励学生以“教师”的身份到讲台上来领读、讲解。但是,必须让学生课前做好准备。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参与课堂,不必让她们准备过多、过难的内容(甚至可以选择教师刚刚讲过的知识,正好利用她们讲课的方式进行复习),教师在一旁可以作为她们的“助手”,指导方法,帮助解难。学生不用担心讲错或冷场,因为她们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随时请教老师。学生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通过讲课的方式记牢了知识,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讲课能力,为日后从事幼教工作打下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