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阐释、教学法》之《绪论》翻译项目,从学术文本的表达形式、语言风格和术语管理三个方面,描述了学术文本翻译的主要挑战,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分析,讨论学术文本翻译的对策。本文认为学术文本的翻译需以议论为主要表达形式、以“异化”为主要翻译策略、以语义溯源为术语翻译方法,使译文做到表达形式清晰、语句信息完整、术语译名准确。 【关键词】学术文本 异化 表达形式 语句 术语 一、引言 论文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阐释和教学法》(Eco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Theory, Interpretation, Pedagogy)由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收录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最具代表性的12篇论文,属于学术文本。 该论文集的译著已于201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笔者承担了部分篇章的初译。本文是基于对该论文集《绪论》翻译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总结,意在该翻译项目的基础上,讨论学术类文本的特点、翻译时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解决对策。 二、学术文本翻译的主要挑战 本项目原文属于学术文本,主要面向文学批评研究人员和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有兴趣的读者。从文本内容看,文章主旨明确,结构清晰,交代汇编背景,概述学理脉络,提供导读性评论。由于作者文学素养深厚、文字功底凝练,全文毫无阻滞,浑然一体,使译者面临三大挑战。 1.表达形式多样。原文虽是学术文本,但其表达形式并不单一。《绪论》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论文集的汇编背景和汇编依据,是叙事;第二、第三部分概述生态女性主义运动的历史与现状以及相关文学批评的兴起与发展,是描述;第四部分阐明该论文集的结构安排、章节主旨和编者的评论,是议论。翻译过程中,如何将这三种表达形式准确地再现,并如原文自然切换毫无阻滞,是一大挑战。 2.语句凝练。作者多用长句,信息表达密集,语言凝练;而汉语多用短句和散句,这使译文与原文在句式上很难保持一致。在翻译时,文本内容和语言形式是否应尽量靠近原文,是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策略,是译者需首先思考的问题。故翻译策略的确定和语句的处理是第二大挑战。 3.术语频现。“术语”是指“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专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本项目中术语涉及面广,包括生态学术语、女性主义术语、文学批评术语等。如何根据术语的特点和术语的定名规则,综合利用各种文献资料,提高术语翻译的准确性,是第三大挑战。 三、学术文本翻译的解决对策 学术文本的目的是探讨某一学科内最新的思想、视角和研究方法,以补充和启示相关研究做。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文学批评在国内处于文学研究的边缘,为让读者直面这股文学研究思潮,宜忠实地再现原文的语境,让读者在译文中移步,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具体对策如下: 1.表达形式:分明主次,综合呈现。原文的表达形式看似复杂,实则在真实文本并不罕见。“真实文本所呈现的特点并不局限于一种类型。”“也许议论性的文本类型可以通过叙述实现,也许指导性的文本会采用描写的形式,等等。”翻译此类文本时,要分辨出“其中一个目的是统领性的,而另一个目的是一种手段”。 在原文中,作者通过叙述交代论文集的由来,通过描写展示理论的发展脉络,又由议论引导读者阅读。换言之,议论是此文的统领性表达形式,而叙述和描写是辅助议论的手段。因此,翻译时需把议论确定为主要表达基调,领会作者使用叙述和描写的用意,注意文中转换的节点,将三种表达形式不失主次地综合呈现。 2.语句:信息为主,易读为辅。根据语言的功能,文本可分为三种类型:“信息型”、“表达型”和“呼唤型”。此篇《绪论》是“信息型”文本。翻译这类文本,“其目标是保证内容的不变,若转换过程中,信息保持完整,则可认为翻译是成功的”。其次,译著的目标读者是进行女性主义、生态学或文学批评的研究者或相关人员,他们对文本信息的关注是首要的。但《绪论》主要起介绍功能,除理论性外,也需兼顾易读性。 因此,笔者需以保证信息的传达为首要原则,不进行有损于原文逻辑的修饰与改动;在尽可能保持信息对等的前提下,再考虑译文的易读性与流畅性。 3.术语:语义溯源,统一管理。人文社科术语翻译中,术语的“单义性”和“稳定性”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首先去查明可能有的现存等价术语的情况”,“充分利用现存合理的等价术语”;术语的“理据性“要求译者采用语义溯源法,“术语的确定要符合其所代表的语义内涵理据,要确保其准确性”。 本项目术语涉及面广、语义专业,要求译者:首先,查阅国内已有的相关文献与术语词典、网络术语库等,对于已译介的术语,,借鉴合理的现有译名;其次,对尚无等价语的术语,进行语义溯源,准确理解后,据其语义理据翻译,并与总项目负责人及其他翻译成员讨论,进行统一的术语管理。 四、翻译实例分析 1.表达形式实例。原文的开头,作者叙述了论文集汇编的缘起,语言简单平实,娓娓道来,并无学术著作的艰深晦涩,易于增加读者对本书的兴趣。因此,翻译时必须体现这种简单平实的叙述风格。例1: 原文:“When that proposal was denied, Gaard approached Patrick D. Murphy with several fine conference papers and the idea for a special issue of ISLE: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 which Murphy had founded and was editing at the ti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