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英语杂志社 > 优秀论文 >

论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摘要】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是培养未来中国英语教育领域师资力量的重要基地,对于未来中国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特别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需要得到更多的专项训练和专门引导。本文在分析当前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教育水平的基础上,积极探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 英语教育专业学生 实践能力 培养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师资力量的重要基地,有着突出的地位。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将成为未来英语教育领域的中流砥柱和中坚力量,其学术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态度和教学技巧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英语教育行业的发展水平,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教育水平特别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值得也必须整个英语教育界给予长期的关注。 
  一、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高等师范院校的创校理念就是为教育行业培养教育人才和为行业输送新鲜血液,是立足于教育领域自身长远发展的主要基地。具体到英语教育领域,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不同于普通高校的英语专业和外国语学校的英语专业,是为了培养英语教师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师而存在的。 
  在学生就业方向上,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多从事基础教育之中的英语教学,而非从事英语研究工作或面向社会各行各业满足英语交流需求,相比于普通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说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和特别的教学方向,主要可以概况为以下两点: 
  1.比之理论水平更为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是为了培养专职英语教师而开设的,而非为英语学科领域培养学者型人才而设立,这决定了相比于学生的理论知识、英语教育之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英语教育师范生不仅需要熟练掌握英语语言和包括“听”、“说”、“读”、“写”在内的英语技能,还需要在充分了解英语学科体系的基础上能够将深奥艰涩的英语语言学理论用通俗易懂、浅显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并能够根据受教者的年龄和英语基础进行通盘考虑,灵活调整大到教学难度和教学计划、小到词汇使用和句法结构在内的整个教学内容,而这些能力不仅要求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高超的实践能力。 
  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虽然不必向研究型人才一样对于英语语言的发展历史和演变流程有着完全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也不需要熟练掌握包括古英语在内的古代语言,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相比与纯粹的理论知识来说,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依赖于书本和教师的帮助,而需要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积累,还需要有着必须的“试错”的经历作为必要的调整。这些都是既依赖于学校资源也取决于学生个人实践投入,从这一种角度上来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相比于单纯的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更为困难和更具挑战性。 
  2.比之个人英语水平更为重视学生的教课能力。作为未来的英语教师,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都需要有着标准的语音、精准的用词、丰富的词汇、完备的句式结构、正确的语法使用,这些最基础的英语能力不仅是学生在就业市场上进行就业竞争的必备技能,还是保证毕业生未来从事高水平英语课程教学,不会误人子弟、贻笑大方所必须的能力素质。 
  事实上,一名符合要求甚至是出色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就好像一名出色的长跑教练。教练自身并非不擅长跑步,比之教练的跑步成绩更为重要的是其所教运动员的竞技成绩,比之教练个人的跑步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其教授跑步的能力,是他能够发现运动员现状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出专业意见进行针对性指导的能力。 
  英语教师也是如此,教师个人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上存在着缺陷不可怕,但可怕的是教师自己有着极为出众的英语能力却不能发现学生的问题、评估学生的进度、对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导,那么可以说作为英语教师这是更为失职的。 
  二、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参考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重新审核当前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教育现状,可以发现现实距离理想仍然有着一定的差距,在当前的英语教育专业的教育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将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与普通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的进行对比,能够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多的相似性,同质性特征明显,英语教育的师范性并不突出。就具体的课程设置而言,不少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课仍然是英语的语法、演变和结构,对于英语教育的专业实践课强调较少,英语教育的相关内容特别是实践课在所有专业课之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 
  哪怕是专门的英语教育类课程,大部分院校的授课方法仍然是以理论宣讲为主体,以教师授课为主要方式,这固然是考虑到现实情况根据院系资源所做出的无奈选择,但无形之中付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教育实践能力的相对削弱作为牺牲和代价,对于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学校未来的长远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 
  2.最新的英语教育方法和成果运用不够重视。在当今中国高等院校普遍使用的教材大多老旧,教材改革和教材修订前路漫漫,这带来了当前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长期落后于时代需求和世界先进潮流,这种情况在英语教育界也是如此。 
  有的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师会根据教材内容做出补充和修订,通过及时更新内容和方法来保证课程的含金量。但是不少教师基于能力的限制和精力的有限,在讲课过程之中仍然局限于教材,对于新知识新理论的补充相对较少,无形之中降低了课程的含金量,极大的影响到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3.学生实习机会不多实践经验不足。传统的高等院校教育模式较为强调学生的理论掌握和基本知识的积累,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在教育专业中则体现为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忽视。学校对外交流较少,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实习机会、为学生安排的实习时间都非常有限。由于缺乏实习的经验,不少英语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名为教师但是一无法大声讲课,二无法进行流利的板书,三无法顾及到学生的听课情况和班级进度,严重地甚至会畏惧讲台无法正常授课,这都是历练较少、经验缺乏的结果,这些情况在历年的毕业生之中都并不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