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英语杂志社 > 优秀论文 >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性研究

 【摘要】小学英语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也是培养学生基础英语能力与学习英语兴趣的关键时期,在课堂教学形式方面需遵循多样性的原则,这样才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也让学生对英语课程更加感兴趣。尤其是近年来小学英语课堂改革的日益深入,为了确保课堂效率,应该更加注重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性。本文阐述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需要遵循的教学基本原则,重点阐述了优化小学英语教学形式的多种方法,在培养小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的兴趣的前提下,以期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为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 教学形式 多样性 方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程准备与教学重点应该在“活”这个字上面多动脑筋,同时应该注重“精益求精”、“开拓创新”,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愉悦精神,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形式方面不但要在课前交际与课程导入方面下功夫,更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利用教学工具优化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将知识牢固的掌握,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对英语更加感兴趣。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需要遵循的教学原则 
  1.全面参与。全面参与的原则指的是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本着“人人平等”的原则——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格地位平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格地位平等,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与合作推动英语课堂教学的进程,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展示自我的能力,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这里面又包括人人参与、共同参与,也包括学生身体感官参与和心理要素的参与。 
  2.分层递进。“分层递进”的原则对英语课堂教学目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但要目标具体清晰,更应该注重尽量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准确把握并且将学生的类型与层次做出划分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并且准确把握自我,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和进步的快感,其自信心会越来越强。英语课堂的教学需要体现出教学的目标与学生活动层次感,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协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个性化。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社会化的程度以及其认知能力是存在着种种差异的,教师的传统观念中总会有“优等生”与“差等生”之分,教师需要摒弃这种不科学的观念,充分运用各种个性化的方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帮助学生在文化素质与智能等方面有所改善与进步,并且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帮助学生清晰的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塑造,体验成功的快感,获得更为持久的发展动力。 
  总之,这全面参与、分层递进与个性化这三个原则是相辅相成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将这三者科学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确保英语课堂中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二、优化小学英语教学形式,确保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1.确保课前交际的生动性。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交际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比如,教师可以要求每次英语课前请一名学生讲一个故事,也可以背诵文章或者是讲笑话,要求要做到发音准确,语速适中,一保证学生们能够听懂与理解,之后,可以要求这名学生提出几个与文章相关的问题,坐在自己座位上的学生积极的进行回答。最后,教师做出总结,可以是扩展话题,帮助学生普及一些课外知识,也可以是表扬学生。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仅听力与口语能力会有所提升,其学习的动力与兴趣也会有所提升。 
  2.课程导入力求形式多样。在英语课堂中,想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有一个好的开始,也就是一个成功的导入,一般来说,英语课堂的课程导入可以利用图片,也就是课文中的插图或者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实物等等,也可以让学生自制一些单词、词组的卡片,展开听与说的活动,引出教师下一步要讲的内容。也可以采用问题导入的方法,教师通过结合新课内容提出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学生通过体验自己所熟悉的生活进入新的课程学习当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教师结合课文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联想,之后将自己联想的内容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口语的表达能力,更能够丰富其想象力。以上都是比较常见的课程导入形式,还可以将游戏融入熬课程导入的过程中,这种方法也是非常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比如说,在教授关于身体部位的单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各个部位的名称进行改编,比如“eye_eye_nose,ear_ear_mouth,hand_hand_face”,在吟唱儿歌中再加上肢体动作,用手触摸自己的五官,带领学生一起边说边做,节奏逐渐加快,重复几遍以后,带领学生进行比赛,看看谁能够说得又准确又快,原本枯燥无味的几个单词,通过这样的游戏变得更加有趣,给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同时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对英语课程的兴趣也会有所提升。 
  3.善于利用教学工具丰富教学形式。合理运用教学工具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一些比较常见的教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材中都包含动物、人物图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道具制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还可以以教学需求为依据,依照教材中的内容做挂图,不但可以使教材中的内容更加直观,,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会大大提升。比如,在学习有关色彩的单词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彩虹图;在学习动物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好任务,让学生将家中有关动物的玩具带去课堂当做教具,等等。在课堂的语言环境中,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其中并且做好实践,这样不仅学习了相关的英语知识,而且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而且这样印象更加深刻,知识掌握更牢固。如在教学生学习“My family”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家中的全家福照片带到课堂上,学生会对同学的全家福非常感兴趣,同时也会思考应该怎样才能更好的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这样更能激发每一位同学的参与性,也达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家庭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