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英语杂志社 > 优秀论文 >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 要:本文针对工学结合的意义和现状,分析了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段”递进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递进式教学

1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意义和现状

随着我院与河南省能源化工集团联合办学的逐渐深入,在当前矿业发展形势的影响之下,探究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质量有很大意义。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学生在校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生产实践交替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用结合的合作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能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证高职教育健康发展、使人才的培养更加符合行业企业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校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搭建起新的

就业平台,拓展新的就业渠道;通过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企业需要的对口人才,促进学生充分就业。主要有以下做法:

1.1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一方面应成立相关产学研教育工作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搜集各专业人才需求信息,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另一方面应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学结合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可循,规范管理。签订工学结合协议,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为生产需要,可以提前安排专业课学习,以便学以致用。

1.2 实行弹性学分制度

改革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迎合企业对人才专业知识的需求。实施弹性学分制,允许学生不按常规学习,只要修满学分即可毕业,使学生在学习时间、空间上有更多的弹性,顶岗实习时间不受限制。

1.3 大力拓展学生就业平台

学校和企业达成订单培养意向,定向培养管理人才。通过订单培养,学校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对接,为企业节约人才培训成本,招聘到适用人才,为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通过建校外实训基地,实行厂内设校,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让学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并承担劳动责任。

可见工学结合有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习与工作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有效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2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产学合作的情况看,校企合作层次还停留在表面。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工作中,企业专家的参与度是远远不够的,合作的水平还比较低。这反映出我们的校企合作工作仍然停留在表层。主要表现在:

2.1 学校吸引力不够

院校自身优势不明显,特色不强。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培养的人才特色不足。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在课程建设上仅依靠学校和企业开发课程,课程内容的选取存在局限性,课程体系存在不合理部分。院校生产设备不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难以真正实施。

2.2 企业积极性不高

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责任与义务,对合作育人意识不强。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往往更在意经济利益最大化,对能立即带来利益的成熟技术感兴趣,不注重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不愿主动承担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任务。

2.3 政府调控力不强

大多数地方政府并没有在《职业教育法》允许范围内制订具体实施条例,从法律层面上没有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保障机制,对学校、企业双方权利和义务没有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对企业利益保护不够。

2.4 工学结合的动力机制尚未形成

传统的教学体制造成教学脱离生产实际,工学分离。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仅限于提供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实等。真正的工学结合应是建立在双方自愿互利、优势互补的基础上 ,通过产学合作,实现“双赢”的合作。

2.5 工学脱节,整体效果欠佳

在校企合作中,学生所做非所学、所学非所用等问题普遍存在,影响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如何避免企业短期行为给学校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防止急功近利的人才培养观,使工学结合培养的人才不仅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这是当前工学结合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3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3.1 教学系统从封闭转向开放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开放性的教学体系,不仅要体现在教学活动的主体由单一的学校变成企业和学校两个主体,而且要体现在职业院校的教学体系实现全面的开放化,具体表现在教学场所、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评价以及教学资源的构成等诸多方面的开放上。

3.2 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不是教与学的简单叠加,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实践共同体。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共同研究和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角色定位发生转换,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3.3 结合语言教学和意会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在真实的或模拟情境中,把通过语言教学的方式和意会教学的方式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效率。

3.4 实施“四段”递进的教学模式

将三年制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按能力训练划分成四个学段,实施递进式教学。

①第1、2学期:在校学习职业基础素质课和部分职业技能基础课,在校内实验室及实训基地进行职业基础技能训练,同时到订单企业进行岗位认知实习,了解企业现状,感受企业文化,熟悉工作岗位,培养职业基础能力。

②第3、4学期和第5学期前半段:在校进行岗位工种操作技能训练,培养岗位单项能力。

③第5学期后半段:在校内模拟采掘工作面进行强化技能实训,然后在企业生产一线进行短期生产实习,进行相关职业资格鉴定。

④第6学期:到企业一线以准员工身份顶岗实习,实现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在校矿双方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进行综合能力考评,毕业的同时实现就业。

4 总结

结合当前煤矿企业实际情况,通过对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人才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提出 “四段”递进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涵.工学结合概念内涵及其历史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8(07)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

[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4]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12号)

[5]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探索 改革 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米宝昌,吕健伟,韩宝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1(08)